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课三研”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研活动反思

(2018-07-04 20:26:55)
分类: 综合教研四组(苏环)

“一课三研”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研活动反思

——小杨老师

《高朋友和矮朋友》这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初步感知同一平面物体高矮的不同;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序并体验比高矮游戏的乐趣,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考虑到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为了让孩子对本次的活动感兴趣我将活动的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 “抱一抱” 的小游戏,在念完儿歌后孩子们相互抱成团并互相比较身高的高矮。考虑到是孩子初次接触比高矮,所以在该环节我只设计了两个孩子站在一起比高矮,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三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并为其做出了修改方案:1.两个人比高矮对于中班下册的孩子来说过于简单,应在两人游戏之后再增加难度到三人。2.孩子在比较高矮的时候比较随意,都是用手随便比划下、或是用眼睛估算得出谁高谁矮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工具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出谁高谁矮。3.若两个相互抱团的孩子身高相仿,他们就很难准确的自己判断谁高谁矮这时可以把这两个小朋友当做案例让其他小朋友帮忙判断。在活动过程中应针对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然在玩的过程中引起孩子们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感受高矮、判断高矮。

在游戏后再通过为房子排序来学习比较高矮,要求孩子能够在同一平面上对房子进行高矮的排序,由于我没有在线上做任何可以提示孩子方位的标志,因此出现了从两个不同方向的从矮到高排序。

     在为房子排序好后通帮小熊搬家来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由于房子的图案比较复杂,并且在一栋房子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高度,对孩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并且在活动中我给每位孩子只准备了一只小熊,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地练习的机会,若为孩子多提供几只小熊他们的操部分会增多,可对前面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复习与巩固。

     中班下册的数学应具有相对的难度和挑战性,而我对于这节课的设计难度不够,并没有让孩子充分地对问题进行更深的探究和思考;在语言的表述上不够准确和精炼;对于比较高矮的方法也没有进行详细地知道。因此还需教师更充分的准备,并对活动过程加大难度,每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孩子更好、更充分地掌握知识要领

活动照片:



http://s16/mw690/006cBAcLzy7lM25uD4r4f&690

http://s10/mw690/006cBAcLzy7lM25zRNf3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