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十)光的折射
(2015-12-18 10:35:33)
标签:
听课记录 |
分类: 韩伟舜 |
学科 |
物理 |
执教 |
黄萧铭 |
班别 |
初二(2)班 |
|
课题 |
光的折射 |
|||||
时间 |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第六节 |
|||||
听课记录 |
分析、评价、建议 |
|||||
一、引入课题 师:笔放在水中看上去像被折断了一样,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生:光的折射。 师:大家都很聪明啊,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光的折射。 二、演示实验 师: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法线?我们要怎么在光路图中找到法线?请同学上来指一下激光仪中光路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实验操作:演示光通过玻璃后的折射现象。 根据我们刚才演示的实验,请大家拿出《评价》P56图4—4—2画出法线和折射角。 师:那么根据我们刚才做的实验能够得到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吗? 生:不能,只有一组数据实验不可靠。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够得到多组数据呢? 生: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记录折射角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 师:那我们得到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 生: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师:那我们再来猜测一下,当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的大小是多少? (演示垂直入射的实验) 生: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0°。 师:那如果是反过来, 从玻璃射入空气的光线是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用激光笔从原光路的反方向射入) 生: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光路是? 生:可逆的。 三、解释生活现象原理 师:学了光的折射的原理后,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看水中的物体时我们所看到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是高了还是低了? 生:高了/低了。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通过作图分析一下。 结论:像的位置在实际位置的上方,所成的像是虚像。 四、演示硬币消失实验 师:加水后刚好看不见硬币,这是什么原理? 生:光的直线传播。 师:那加水以后我们又能看见硬币了,是什么原理? 生:光的折射。 师总结:加水后看到硬币上升,是光的折射原理,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五、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太阳在地平线下能被看见 六、完成课堂练习《评价》P58—P59 |
通过实验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通过实验巩固已学习的知识。更加形象以及深刻。 通过练习题、实验现象,去引导学生作答,并且加深所学知识的认识。 教导学生逆向思维去想问题,以及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通过刚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上的问题,诱发出了生活离不开物理。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当课堂时间还有剩余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加深本堂课内容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