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九)光沿直线传播
(2015-12-18 09:46:23)
标签:
听课记录 |
分类: 韩伟舜 |
学科 |
物理 |
执教 |
刘秋莉 |
班别 |
初二(1)班 |
|
课题 |
光沿直线传播 |
|||||
时间 |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第一节 |
|||||
听课记录 |
分析、评价、建议 |
|||||
一、新课导入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光源有哪些? 生:太阳,电灯,萤火虫。 师:非常好。我们把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那么,月亮是光源吗? 生:是/不是。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把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那么月亮能自己发光吗?月亮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发光的,它是光源吗? 生:不是。 二、新课讲解 师:了解了光源的定义以后,我们来看一下光是怎样传播的。 演示实验:激光在水中的轨迹。激光在空气中的轨迹。 师:大家看到光是怎么传播的? 生:沿直线传播。 师:那么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我们看到光线好像发生了偏折,说明这是光线不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沿直线传播的其中一个条件是什么? 生:在同种介质中。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在地平线以上的,但实际上太阳是在地平线以下的,说明光线从太阳传到我们眼睛时发生了偏折,这是大气层不均匀造成的。那么光沿直线传播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 生:在均匀介质中。 师:那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列举排队,射击,隧道打直。 师:我们平时所说的日食、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分别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
教师巡堂,后在黑板上演示图的画法。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经过小孔后成了(倒立)的像,而且所成的像是蜡烛的形状。说明小孔成像与发光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另外,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可以在光屏上承接的。 那么我们平时在树底下看到的一个个小圆点,是怎么形成的? 生:小孔成像。 师:这里发光体是?小孔是?光屏是? 生:发光体是太阳,小孔是树叶间的缝隙,光屏是地板。 师:那么地板上成的像与树叶缝隙的形状有关吗? 生:无关,与太阳的形状有关。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 12108'> 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知道了光的传播速度后,怎么解释为什么打雷时我们一般先看到闪电在听到雷声? 生: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要快。 师:那么我们校运会的计时员在计时时,是应该看到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呢? 生:看到烟开始计时。 师:如果是听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是快了还是慢了? 生:快了。 三、作业布置 《A+》本节课的相关内容。 |
通过日常生活常见的内容引入课堂。 通过学会回答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的思路。 通过日常生活例子,向学生说明问题,进而诱导出生活离不开物理。 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孔成像是难点,通过更多的有关练习以及相关的生活现象,加深学生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