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细说“菌落总数”及其控制方法

分类: 专业知识 |

上表中:n:系指一批产品采样个数。c:系指该批产品的检样菌数中,超过限量的检样数,即结果超过合格菌数限量的最大允许数。m:系指合格菌数限量,将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数量区别开。M:系指附加条件,判定为合格的菌数限量,表示边缘的可接受数与边缘的不可接受数之间的界限。
以菌落总数为例:
1、若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均小于10,000个,合格。
2、若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有一个大于100,000个,不合格,
3、若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有2个在10,000-100,000间,其它样品的菌落总数小于10,000个,合格。
4、若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有2个以上在10,000-100,000间,不合格.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那菌落总数超标会引起产品的哪些变化呢?
1.产品涨袋2.产品变酸或发臭3.产品发黏4.产品颜色发生变化但是出现以上的情况不一定就是菌落总数超标引起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接下来咱们就聊聊如何控制菌落总数。
一、原材料的控制
1.鸡蛋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消毒处理。
2.在使用葡萄干、核桃仁、冻干果蔬粉、蜜红豆等时,需要选用以经过辐照等处理或自行防腐处理。
3.不能使用井水,最好使用过滤水。
二、烘烤工艺的控制
1.不同烤炉下烘烤温度以及烘烤时间的把控,保证产品中心温度达到并可以使其烤熟。
2.不同季节下为了保证产品口感以及抗老化,烤炉温度时间的调整需合理。
三、冷加工馅料的控制
1.若是外购馅料,需选择生产环境比较好、产品品质稳定厂家的长保质期馅料,并且馅料水分、水活度以及PH需符合自己的产品以及生产环境。
2.若是自制馅料,炒制的馅料需及时包装不产生冷凝水,并使其中心温度快速降低以防止烧馅发酸,冷制馅料需控制好加工容器以及环境洁净度,以上两者都要从配方控制好水分、水活度以及PH,并且添加针对性的防腐保鲜剂。
3.若是用外购加自制馅料则以上都要满足。
四、产品水分含量的控制
1.若产品配方中水分含量偏高,一般的化学防腐剂无法发挥最佳效果,不能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易导致菌落总数超标。
2.产品水分含量过高也会导致产品中水分反渗透到馅料中,导致馅料菌落总数超标。
3.根据产品的特性合理地控制产品水分含量。
五、产品包装的控制
1.根据自己产品风险度,尽量选择密封性良好的包装形式,如走自动包装机或手工包装机封口。
2.根据自己产品风险度,选择透氧率较低的包装膜材质。
六、产品外控的选择
1.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脱氧剂或酒精片。
2.选择在产品包装前根据国标,喷洒外喷专用保鲜剂或纳他霉素。
七、其他方面的控制
1.所生产产品需经过二次加工环节,如切割、卷形状、夹馅、涂抹奶油、巧克力涂层等,请控制好空气中原始菌量,严格控制人员、接触工具的卫生,添加针对性的防腐保鲜剂。
2.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空气、工器具设备器械、人员、包装物等带入的微生物交叉污染。
3.出厂后的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湿度等)不达要求、管理不完善等,使产品受到微生物的污染所致。
4.没有科学复配防腐保鲜剂,效力不够全面。
(1)针对性不强
部分厂家在烘焙产品中使用山梨酸钾、丙酸钙、脱氢乙酸钠等单体化学防腐剂,虽能从一定程度上预防产品不长霉,使微生物(尤其是霉菌)处于可控状态无法长出肉眼可见的菌丝体,但适用范围广泛,没有针对性,根本无法针对某些产品中(尤其是水分含量、高蛋白等营养丰富的新品)特定的菌群起作用,故易造成菌落总数超标。
(2)相容性不适,无法发挥效果
二次加工产品中常用奶油、巧克力等原料,而现在大多数的防腐产品都是水溶性的,如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钙等,应用于此类油溶性原料中,防腐效力无法发挥出来,应该选用针对性的油溶性防腐产品。
以上就是菌落总数的控制方法,如想更深入了解,欢迎联系广州拜晴技术部020-8922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