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分类: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校本教材 |
第3课时 |
|||||
教学内容 |
教材第61页例1 |
审核人 |
邵 |
主备人 |
王 |
使 用 人 |
|
班 |
|
时 |
|
教材分析 |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是笔算乘法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学生已有表内乘法以及整十数、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等知识经验。例1是笔算乘法的开始,本课时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得出笔算乘法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且注意书写格式,形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 |
||||
学情分析 |
|
||||
教学目标 |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
||||
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
||||
方法指导 |
想—算—说 |
||||
预设流程 |
具 体 内 容 |
||||
激趣导入 (约3分钟) |
(出示“例1”情境图) 1.谈话。 2.引出问题。 师:观察画面,画面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
自主学习 (约7分钟) |
1.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12×3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计算有什么不同? 3.引导: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思考、计算,可以摆小棒或画图。能想出几种算法,就把几种算法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情况。 (4)全班汇报。 |
||||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
1.介绍竖式。
(1)竖式中的36是怎样算得的呢?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2)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竖式,从个位乘起,将一位数分别与多位数的个位相乘,将积写在对应的个位上,再依次与十位、百位……相乘的积分别写在十位、百位……上。 |
||||
精讲点拨 (约8分钟) |
1
|
||||
测评总结(约12分钟) |
1.达标练习。 (1)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三弟1题。 (3)计算并验算:
185+72= 2.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3.作业布置。 练习十三弟2题。 |
||||
板书设计 |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