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考研知识点:央行要降低货币乘数,应该怎么做?

标签:
金融考研 |
考过研或者是正在准备金融考研的人应该都很明白,在备考过程中你需要记住大量的知识点,同时也需要看很多不同种类的书籍,但是在大量的知识点准备中,总会有漏掉的一个或者是两个知识点,今天金程考研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个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若央行要降低货币乘数,应该怎么做?
答: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简单地说, 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完整的货币( 政策) 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 rd ,rt ,t,e,k 分别代表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 政策) 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货币供给/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等于通货( 即流通中的现金) 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http://image.gfedu.cn/images/timg(73).jpg
货币乘数的大小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乘数越大。
(2) 超额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 货币乘数越小; 反之, 货币乘数就越大。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大小, 即生息资本收益率的高低。 借入准备金的成本大小,主要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 如果再贴现率高, 意味着借入准备金成本高, 商业银行就会保留较多超额准备金, 以备不时之需; 反之, 就没有必要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金。 经营风险和资产的流动性。 如果经营风险较大, 而现有资产的流动性又较差, 商业银行就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 以备应付各种风险。
(3)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 因此, 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 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 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 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 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 现金比率越高, 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 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 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 货币乘数就越小。
(4)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高于活期存款, 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 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全聿不变的情况下,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 货币乘数葳会变大; 反之 货币乘数会变小。
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 还有财政性存款、 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
因此,如果央行要降低货币乘数,可以做的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超额准备金率、提高现金比率,降低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