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以读导写教学策略研究》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16-09-27 13:02:26)
标签:
教育 |
延安市实验中学:
一、选题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缺少必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例如,学生在写作中不知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写出段落的中心句,如何写出支撑中心句的句子,如何选择合适的连词或过渡词等。因此,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首先让学生能够读懂各种体裁的文章。通过分析文章,学会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写出段落的中心句,并能用关键句和实例来支撑中心句,并能正确使用连接词或过渡词,从而写出较好质量的作文。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得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指导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学生而言,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尤其是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成绩和学习能力。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学习技巧上有所提升,学习成绩也有提高。
使教师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获得新的发现,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师们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能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学生阅读及写作的现状,从中分析学生在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
(二)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总结出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技巧和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的阅读及写作并反馈效果。
(四)通过学生的反馈效果,反思教学,指导今后的教学。
(五)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老师在课堂阅读的教学中把阅读的方法,技巧,及内容迁移到写作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学会写作各种类型的作文。
(六)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够读懂文章体裁,能够正确分析文章结构,并能正确写出各种体裁的作文。
(七)通过这种方法的研究,从而提升教师的课堂阅读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能力。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灵魂,在实践中,科学设置目标,适时调整目标,和谐完成目标,才可能发挥目标教学的作用。而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等问题。所以研究教学目标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教学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研究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处理各环节,尤其是有层次的处理重难点,让学生有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学生主体积极参与,避免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
(三)研究教学方法。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盲目崇尚标新立异,课堂教学中盲目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及如何有效使用等。
(四)研究课堂教学组织。实际教学中存在课堂教学组织不佳,部分教师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很有必要。其中,教师的备课能力和对课堂的控制能力也很重要,并值得研究。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提出“以读导写”教学整体设计,旨在把中学英语写作方法指导从“理论性,抽象性”转移到“有可操作性”这一轨道上来。集中体现以读导学阶段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性。
(二)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四大领域目标,将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和写作目标进行有机结合,根据目标选择相关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相关教学流程。
(三)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做到:关注学生的阅读技能学习与写作能力提高的统一、合作学习与实践探究的统一、课题研究活动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研究活动方案静态设计与实施过程动态调控的统一。
(四)研究以读导写课题的可操作性:
1.课堂实践,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问题中主动探究。
2.设计探究方案,以实践课的形式来检验其可操作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3.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手段,分析、处理所得到的各种资料、信息、亲自寻找证据,并加以论证,取得问题的解决。
4.研究内容、方法、问题的结论,应体现适度的开放性。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学习与本实验先进的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二)问卷调查法: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相关调查应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邀请专家对调查的前后进行全面评估指导。
(三)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相结合:先从理论角度,提出初中英语以读导写理论后,开展行动研究,采取上课,听课,评课,作文展示,点评,案例分析,撰写论文。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老师在课堂阅读的教学中把阅读的方法,技巧,及内容迁移到写作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学会写作各种类型的作文。通过听课及评课这一方法提高老师课堂阅读教学与指导学生写作教学的能力。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的展示与点评找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找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再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进而再次对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方法指导。用过案例分析与论文的撰写形成课题研究最终成果,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当中。
六、本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的思路和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6年4月—2016年9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二)具体实施步骤:
1.召开课题组会议,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2.对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分工做出明确安排。
3.设计本课题的问卷调查。
4.安排课题探索课,并进行案例分析。
5.安排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
七、本课题研究基础
(一)课题研究的条件:
1.课题组成员积极进取,并热爱教育科研,善于反思,有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的经验和能力。在校级教科研中积极主动研究,并获得学校好评。并且课题组成员都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了解、观察和测试学生,深入实施课题研究。
2.课题组整个团队是一个凝聚力很强、合作意识丰富的整体,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凝聚力很强的年轻集体,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相关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有的已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3.课题组的主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对初中英语教材相对较为熟悉,参与过初中英语相关课题的设计与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课堂教学经验。本课题组已经做了研究前的宣传与发动工作,各成员已经进行相关材料的调查与收集工作,表示十分愿意参与本课题的研究,通过不断的深化实验与推进,努力构建适合本校的初中英语以读导写的教学体系,做好实验和推广工作。
(二)主要参考文献:
《写前策略对英语习作的影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语教学策略论》王笃勤 外研社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10年第27期
《初中英语有效导读问题设计三策略》龙源期刊网
《导读教学》教学月刊中学版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主持人工作经验丰富,一直担任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长,2011-2014年负责初中英语教研组陕西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本导学”,经过省级专家组评估验收,认定研究成果具有借鉴与推广价值,顺利结题。成员均为英语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工作热情高,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并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学校给与大力的支持。研究的对象初2014级学生能积极参与和配合该课题的研究。学校先进教学设备给予了本课题研究的保障。
辅助以下保障措施:1.组织保证;2.制度保证;3.软硬件保障;4.经费保证。学校将每年确立专项经费用于教科研,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九、本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吴丽群 副组长:王亚妮
组员:王志鹏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专
|
课题研究分工 |
王亚妮 |
中一 |
延安市实验中学 |
英语 |
收集和汇总资料 |
|
王志鹏 |
中一 |
延安市实验中学 |
英语 |
多媒体及课件制作 |
|
冯丽 |
中一 |
延安市实验中学 |
英语 |
探索课 |
|
史红芳 |
高级 |
延安市实验中学 |
英语 |
案例分析 |
|
王彦梅 |
中二 |
延安市实验中学 |
英语 |
论文撰写 |
|
张丽梅 |
中一 |
延安市实验中学 |
英语 |
阶段报告及汇总 |
|
吴丽群 |
高级 |
延安市实验中学 |
英语 |
主持、实施、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