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女儿驰援上海之时
熊言贵
(此照片源自“中医长兴”。右前穿紫色衣服者就是我的女儿郑小琼!)
(这是女儿穿上防护服时的照片!)
“爸爸,等一会儿我就要随医院组织的核酸检测队去上海。桐桐学校放假,明天只好让他去你们家,拜托您和妈妈帮我照看一下!”读着女儿的手机短信,我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也没有心事看了。
我看看墙上的挂钟,马上就要到晚上七点半。“等一会儿”就要出发,黑灯瞎火的,怎么走呢?浙江长兴到上海的距离,至少是一百五十公里,女儿一行人是乘高铁还是坐大巴呢?什么时候能到上海呢?今天晚上还有觉睡吗?我的脑海里又在倒海翻江了……
上海是一座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那里有我风华正茂的校友,有我退休后旅居养老的同学和同事,有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亲戚和朋友。
自上海疫情形势紧张以来,白天玩手机的时候,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我都是特别注意关于“上海市疫情变化”的消息——面对张牙舞爪、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我只有默默地在心里虔诚地祈求菩萨保佑“好人一生平安”……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的女儿突然随他们医院驰援小分队奔赴上海抗疫第一线了!我怎么也没有预料到,我的女儿居然能够有机会为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父老兄妹们敬献一份赤诚的爱心!
“新冠病毒”已经在全球横行肆掠两年多了。关于新冠病毒的“狡猾”和“歹毒”,我早已经是耳濡目染多多。虽然现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条件非常好,防护措施非常得力,防护经验非常丰富,但身处抗疫一线,随时有可能和病毒感染者脸对脸、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风险总是还会有的。我作为一个医护人员的家属,女儿这次去上海,说我心里一点担心都没有,那肯定是假话——“母亲爱护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何况我这个爱女心切的老爸爸呢?昨天晚上,我就已经“失眠”了好几个小时了,今天早上起床后,我的眼睛里总是情不自禁地突然就冒出“一滴水”来,现在在写着这段文字,鼻子总是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尽管如此,我的心底里,却是时时地涌出一股骄傲和自豪,仿佛我的女儿由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医生,一下子就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下子就变成了冲锋陷阵的勇士!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万里边防线上的戍边将士,想起了祖国大地上无数处军营里正在厉兵秣马的健儿,想起了千千万万日夜盼望自己的亲人凯旋归来的军人家属——我的女儿这次去上海执行抗疫任务,只是临时地突击驰援,最多十天半月就会回来。而那些驻守在边防线上的将士们,那些在演兵场上时刻准备着“能打仗、打胜仗”的健儿们,那些思念亲人回家团圆的军人家属们,他们可是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着,盼望着……永远,永远地没有尽头的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平时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口号,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就成了具体执行任务的人实实在在地付出,甚至是流血和牺牲……多少回,我不仅自己在喊着这些口号,而且还手舞足蹈地向我的校友们解释着这些口号的深刻含义。这回,通过我的女儿随队驰援上海抗击新冠病毒这件事,让我刻骨铭心地认识到: 许多口号喊起来容易,真正地要践行到实处,是多么地不容易啊!
——愿我的女儿和她的队友们早日完成任务顺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