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粑随想
熊言贵
(这就是从野地里掐回来的蒿子!)
(被“焯水”、“揉挤”后的蒿子!)
(被炒熟备用的腊肉丁!)
(蒿子粑的半成品一一开水烫熟的米粉中加入了腊肉丁和切碎的蒿子!)
(已经成型的蒿子粑!)
(刚出锅的蒿子粑!)
难得的周末,老芳吃过早饭就出门去了。一直到中午“海峡两岸”节目都开始了,才手里提着一方便袋秀色可餐的蒿子回来了。
午饭后,老芳又马不停蹄地将上午掐回来的蒿子进行“焯水”、“揉挤”等处理工序,接着又切腊肉、烧开水和面……不大一会儿,满屋子都溢满了蒿子粑的香味一一转眼之间,老芳已经把上午掐回来的绿油油的蒿子揉进了掺有腊肉丁的米粉里,精心地做成了一个个茶杯口大小的蒿子粑。
我向来是不大喜欢吃蒿子粑的,但我想象着老芳一个上午在城郊野地里寻寻觅觅地掐蒿子的背影,看着老芳午饭后一刻不停地忙忙碌碌做着蒿子粑的一丝不苟模样,禁不住也被老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精神感动了一一我似乎突然发现,老芳专心致志做蒿子粑的神态特别可爱,特别感人!
我拿出手机,打开相机,一边对着放蒿子粑的竹筛拍了几张照片,一边在客厅里踱来踱去,揣摩着以“蒿子粑”为话题写点什么……
就在我还是满脑浆糊,想写的文章一点头绪都没有的时候,厨房间里又传来了“吱吱”的油爆声音,不大的斗室里早已是香气四溢了一一老芳已经把竹筛里的蒿子粑“毛胚”,慢火油煎成两面焦黄的“成品”蒿子粑了。
老芳把蒿子粑盛在不锈钢淘米盆里。看着袅袅升腾的蒿子粑上冒出来的热气,闻着只有蒿子粑才有的特殊香味,我终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我们的生活,如同蒿子粑一样一一蒿子、米粉、腊肉,都只是一些普通的野菜和食材,经过“老芳”们地尽心尽力,便成为许多人都非常喜欢的美味佳肴了……思路一通,几句顺口溜就出来了:
河边地头青蒿掐,
巧手做成蒿子粑。
慢火油煎精烹制,
色香味全人人夸。
一一原来,美好的生活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