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经典汉代摩崖隶书——《石门颂》欣赏(五)

标签:
历史收藏书法文化艺术 |
分类: 书法 |
高清经典汉代摩崖隶书——《石门颂》欣赏
(五)本期完结
【小知识】
古朴自然的仪态《石门颂》的书写不同于任何汉隶(除形质略似的《杨淮表》外),很少重按铺毫,大多是用三分笔尖垂直于纸涩笔推进,笔画的波提按幅度小,转折缓慢自然如行云流水,因而形成它笔画粗细差异不大,线条虽细而挺劲如铁杆虬枝,下笔虽轻但质感强烈、金石味浓的独特风格。
古今书坛称其为“隶草”。就书法言,“草”即草书,或章草、今草。我临读多年,终未见其“草”在何处,既无牵丝紫绕,也未脱汉隶规范。就字意言,“草”即潦草、草率、粗疏,但这一切,绝对与《石门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反觉其字字森严如古刹天神,庄重如汉代石雕。“草”情何在呢?我以为在于它的洒脱自然,不拘绳墨,具有浓厚山林气息的古朴仪态。对于古人“野鹤闲鸥”之评,我苦读冥思,曾大惑不解。因为在字里行间,既无鹤们之引颈垂足,亦无鸥类之舒翅轻吟。
但把玩既久,尤其是多次于原刻石前摩娑之后,我终于发现,那“草”字全在于一股韵味、一种神态、一派天籁之中。而这种感觉只有在原石或整幅拓片前方可悟得,任何已被分割编排的印本是不能得见全豹之美的。汉隶以凝重见长,《石门颂》却舒展飘逸;汉隶以方整为体,《石门颂》却随势造形;汉隶讲求点画精到,循规蹈矩,《石门颂》却随意破法,无拘无束。
从局部看,字呈百态,个个飞扬,其笔致,其字势,有鹤栖于古松之宁静,腾于云天之狂豪,戏于水面之洒脱;有鸥群聚沙滩之顾份,颠扑风浪之险疾,吟掠平湖之轻盈。从整体看,苍茫浑穆,千姿百态,动感强烈,仪态万方,一篇《石门颂》竟是洋洋大观的群鸟大聚会,活脱脱一派飞动之感。
(文章节选自:《石门颂》书法艺术之我见丨作者:徐永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