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涯芳草
山涯芳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5,395
  • 关注人气: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近现代巨匠作品欣赏(12)朱屺瞻

(2022-05-17 06:19:17)
标签:

历史

美术

收藏

文化

艺术

分类: 美术


中国画 近现代巨匠 作品欣赏(12)朱屺瞻


中国画。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中国特有的墨或植物颜料、矿石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中国特有的毛笔为主要工具,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国画,植根于华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历经2千多年,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等等融为一体的完整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造型艺术高峰。

中国画近现代巨匠:(以出生先后为序)

朱屺瞻

朱屺瞻(1892-1996)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生于江苏太仓浏河新镇,祖父长熠公,字湘舟。业商,有儒行,设集善堂,立七义祠,于乡里多善举。父亲朱大坤,克承祖业经营酱园,一生亦乐善好施。母施氏,浏河镇儒商施莲史之女。

朱屺瞻系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大学教授等职。

八岁丧母。在新镇老宅家塾馆读书。塾师多才艺,每于馆课之暇,画兰竹自娱,先生耳濡目染,逐自习作画。之后,于家塾苦心读书,学画不辍。

1906年,14岁时,得舅父支持,入宝山县学堂读书。其间常作画给上海《时报》投稿。

1909年,17岁时,毕业于宝山县学堂,考入上海实业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亲得校监即校长、著名国学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间,于学习课程之外,仍不断自习作画。唐大师谆谆告诫:“习字作画,点划皆须着力,切忌浮滑。”,日后闻名于画坛,仍然念念不忘旨要。

1919年,27岁时,其油画参加过首届苏州美术画赛会。

朱屺瞻从八九岁起开始学画,曾两度赴日本学习油画与考察美术教育,一生对艺术追求近一个世纪。他在《癖斯居画谭》里说“多年来,余总以‘独’,‘力’,‘简’三字自求。‘独’者,即忠于自己的面目,不依门户;‘力’者,凝神静气,奋笔挥洒,也蕴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者,即画面练洁,简约,不受世俗束缚,不执着,不粘带”突击作品的“灵合”,“透脱”,体现了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他谦和,豁达,勤奋的美德是世所公认的。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画比别人好,也从来没有满意过一张自己的画;”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长而自大,也不为荣誉而陶醉。

新中国建立后 ,朱屺瞻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后又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此后,多次赴外地写生、创作,举办个人画展,成为我国著名国画大师。他的画风老辣,自成一体。著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多种作品和论著,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1995年上海市政府在虹口公署内建造了朱屺瞻艺术馆

1996年4月20日,先生之病因不治而平静的走了,但他的艺术力量和人品德行将与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

朱屺瞻作品欣赏

图文来自网络收集。意在宣传、推介、分享、欣赏。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