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的回目是: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回目中的这个“赚”的动作,似乎在《水浒传》中常见,大概含有当事者被人设巧计骗取的意思。这一回中,尤二姐也正是被凤姐设巧计“赚”入了大观园。然而,与梁山好汉不同的是,尤二姐被“赚”进来以后,并不是跟着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享受荣华富贵,等待她的将是黑暗恐怖的深渊。
上回说,凤姐弄清楚贾琏“偷娶”尤二姐事情的原委之后,并没有立即大光其火,而是出人意料地采取了暂时隐忍的策略。然而凤姐岂是省油的灯?眼下不爆发,不等于永远不爆发。这口恶气不出来就不是凤姐了。但这恶气选择怎样的出法,却让我们见识了凤姐的“足智多谋”——就是上回末尾所交代的,想出了“一计害三贤”的阴谋。
这一回让我们见识的,是一场由凤姐精心策划,剧情张弛有度,手法游刃有余,表演逼真到位,过程滴水不漏的大戏。
不得不说,这凤姐真是一等一的神奇编剧、高超导演兼一流演员。这出戏由她自编、自导、自演,剧情演绎的活脱生动,天衣无缝。
凤姐首先要报复的人当然是尤二姐(其实,公平地说,已经发生的这个侵犯凤姐利益的事件,若论“首恶”者应该是贾琏,但从古至今,逢这种事儿,被“原配”往死里打的都是“小三儿”)。
这一天,趁着贾琏远行的档口,凤姐就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实施方案的第一步。
一大早,凤姐就带着一干随从,全部“白盔白甲”——身穿孝服!别小看这一点,这应该是重要的策略之举,为的是强调,现在是服丧期间(“国丧”——老太妃之死;“家丧”——贾敬之死),先占领有利地势,也为后面的进一步出击设下埋伏。
凤姐的突然出现,让尤二姐因为出乎意外而有些吃惊。但更出乎意外的是,当二人相见,凤姐对她却是这样的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凤姐俨然是个彬彬有礼、逆来顺受的贤淑媳妇。不但放下身段,对尤二姐百般以“礼”相待,还实打实地给她带来了恭恭敬敬的见面礼。
在此处,作者还故意让大字不识几个的凤姐一反常态地说起了一大篇文绉绉的话,什么“惟天地可表”啦,“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啦。不露声色地画出了一个大写的“装”。凤姐说来道去,总之就是专为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恭恭敬敬地请尤二姐搬进府里去。
这个“请”,似乎还是个“硬请”——凤姐既伏低做小地说了很多“软”话,同时,又拿“硬”话堵住了尤二姐的退路,说“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奴愿作妹子,每日服侍姐姐梳头洗脸……”听听,那意思,你要是不去,我可就得到这里来伺候你!
悲催的是,涉世不深,天真单纯的尤二姐完全被这假象所迷惑,“便认她是极好的人”,认为以往听到的那些关于凤姐的“差评”,都是小人们不遂心,诽谤主子。所以就“倾心吐胆”,把凤姐认为知己。尤其是看到凤姐如此真诚地“请”她,不止是没有拒绝的理由,相反,心里恐怕还想的是,自己这个不明不白的“二房”,从此由“地下”转为“地上”,对尤二姐来说,岂不是求之不得美滋滋的事儿吗?
尤二姐就这样上套了。凤姐不容迟疑,安排人说搬就搬。搬到哪儿?那个已经收拾好了的东厢房吗?东西可以去,人暂且不能。这时候,凤姐又悄悄告诉尤二姐,我们家的规矩大,你得先到大观园住几天。尤二姐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暗算机关,自然服从安排。但凤姐随即把她的丫鬟一概退出,专派了一个自己的丫头,名叫“善(!)姐”的,负责尤二姐的日常生活——但凡有过政治斗争经验的伙伴马上就会意识到,这分明已经是全方位“管控”起来了。
果然没几天,这“善姐”就开始“不服使唤起来”,对尤二姐动不动就教训一顿,渐渐的连饭都不能保证了,早一顿,晚一顿,拿来的都是剩的……而凤姐来的时候,仍然是和颜悦色,满嘴里“姐姐”不离口。还当面责骂丫头下人:“二奶奶(尤二姐)告诉我一个不字,我要你们的命!”这让尤二姐还有什么说的?
凤姐可不闲着,暗地里派旺儿打听尤二姐的“细事”,知道她的那个退了婚的女婿叫张华,就利用张华成日在外嫖赌,显然缺钱的弱点,封了二十两银子,逼使张华到衙门里去告贾琏
“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又封了三百两银子打点衙门,让他们“如此这般”……
上回我说,贾琏偷娶尤二姐,玩的是“纸包火”的游戏。其实,凤姐如此以“阴谋”的方式应对,很大程度上也是“玩火”,而且不是一般的火。你看,为了坐实贾琏以及贾蓉的罪名,竟采取了策划胁迫人告状,并且是“包揽词讼”的方式。如此的大胆妄为,当然是因为对当时官场黑幕深入了解,和对自己家族势力的绝对把握。换句话说,就是自认为对自家的实力和官府贪赃枉法营私尺度有足够的把控能力。甚至扬言:“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
接下来,就趁着官府传唤的当口,开始对宁府发起了疾风暴雨式的攻击。首先朝尤氏撒气,照脸一口唾沫,接着,慷慨激昂、声嘶力竭、声色俱厉、又声泪俱下的,把尤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还要拉着她去见官。“把个尤氏揉搓成一个面团,衣服上全是眼泪鼻涕”。贾珍见势不妙躲出去了,贾蓉向凤姐求饶,跪在地上磕头有声,“左右开弓,自己打了一顿嘴巴子”,又自己问着自己说:“以后可再顾三不顾四地管闲事了?以后还单听叔叔的话,不听婶婶的话了?”
众人“又要笑。又不敢笑”,画面十分滑稽。
凤姐大闹宁国府,以一己之力,把个宁国府上上下下,折腾得鸡飞狗跳,威风扫地。而凤姐也如愿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既出了恶气,同时把宁府的决策层置于理亏的境地,进而诱使、逼迫尤氏不得不配合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而且在这过程中,达到在众人面前塑造了自己“贤惠”的形象的目的。
凤姐的高超的演技还表现在,一旦目的达到,就能够立即变过脸来,无论是假装当场赔不是,还是实时情绪的变化,几乎不需要必要的过渡。这功夫,这演技,大概是专业演员也很难做到的。
到最后,还不忘了提起“诉讼费”——对尤氏说,自己为了打点官府,平息官司花了多少钱,而且照例是虚报——把三百两说成五百两,尤氏赶紧表示,我们这就凑足了给婶子送过去补上。
呵呵,就这样,凤姐赢得了首战告捷。那么下一场戏如何演?敬请关注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