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依赖论#梦,这个空间谁去搭建的呢?

(2023-07-14 06:11:35)


 

弗洛伊德所著“少女杜拉拉的故事 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因为梦是通达意识层面的途经之一,由于某种精神内容受到意识的反对,而被打消或潜抑,因而成为病源。简单的说,梦是避开潜作用的迂回之路,它是所谓心灵间接的表白所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梦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思维活动的另外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谁去搭建的呢?是思维的依赖行为,又是什么材料搭建的呢?是人的记忆内容,材料的选择有什么特点呢?1、一定是有情绪色彩的包装,记忆内容一定是缺失结果的待续。2、一定是自己意识排斥或打压的内容。

为什么要搭建这样一个空间?1、夜里人休息了,人的自我意识也休息了,人的思维活动有着一定的惯性,白天人的大脑思维活动,对输入的信息处理尚未完成的部分,人的思维活动还不能完全休息,还会继续处理信息。2、人的意识里有对错是非的判断,对一部分想法打压排斥,但并没有删除,总会趁夜里意识休息的时候,表现出来。

为什么梦里呈现的内容与白天人的脑海里的情况相差太远?重要的是有意识参与和无意识参与的区别。有意识参与思维依赖行为有逻辑性,梦里少了意识参与或意识参与不够,决定了内容逻辑性的强弱,上演的内容东拉西扯,杂乱无章的程度。

不过有一点真实,我们不能忽略,梦里的虚幻的内容,我们将其分解出的状态都是我们记忆过的内容。

人,特别是累了的时候,伤心的时候,着急的时候,梦是人最喜欢推开的记忆房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