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决定意识,存在与意识之间就会有距离,距离的大小又是因变化而产生,为了适应存在地变化,距离成为意识形成变化的时间和空间,暂时不受存在变化控制和影响,这是意识排斥存在变化以后的形态,意识会顽强地反抗存在地变化,会去阻止存在的变化。只有经历左右摇摆后,最后意识选择了不放弃合理沉淀去接受变化新的记忆内容,把与存在的距离缩短。
意识地形成通过长期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为了生存适应环境而总结出认知事物的方法或形式,其特征是思维依赖行为中,被依赖对象中能起到主导作用,是判断事物的根据。意识要改变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1、客观地逼迫,不放弃原来已有的意识就会有危机感;2、要有新意识替换旧意识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有了客观逼迫的条件,想改变苦于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新意识放弃原有的意识,该怎么办?知道怎么办,没有客观逼迫又没有改的冲动。面对存在的变化,意识长期都在等待同时具备的这两个条件。
在同一件事上,这两个条件都会存在,很难同时存在一个人的身上。所以,意识随着存在的变化而改变很难,只有在意识与存在的距离里,慢慢地左右摇摆地变。如果意识变化只有一个条件,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意识与存在的距离越来越大,只有客观条件逼迫,意识很有可能
又回到原有更陈旧的形态称之为右形态
;只有新的意识准备,意识变化很有可能超过存在的变化称之为左形态。左右形态变化之后意识与存在的距离更远,如果左形态改变右形态会更左;用右形态取代左形态会更右。只有左右形态相对而行与存在的距离开始被缩短,这是意识接近存在,左右来回变化的形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