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零食之旅

标签:
健康娱乐育儿杂谈 |
说到零食,多数人会想到薯片、棒棒糖等等,尤其是孩子特别喜欢吃。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孩子用餐时哭闹的现象,原因是那些 重口味的零食导致孩子不能正常饮食。那么如何给孩子挑选健康的零食呢?
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
学龄前儿童在定时定量吃“三餐两点”或“三餐一点”的基础上,是可以适当选择零食作为正餐必要的营养补充。选择零食时,不要根据儿童的口味和喜好挑选,防止养成挑食、爱吃零食、不吃或少吃正餐的习惯。
多选奶类、水果和蔬菜
奶类食物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质和钙,新鲜水果和蔬菜类零食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益儿童的健康。
1.
2.对于没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儿童,我们可以让他参与购买、冲洗和烹调过程,增进食欲。(保证孩子安全)。
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零食
1.高油:虾条、薯片、鱿鱼酥、蔬菜圈、鸡味鲜等。
2.高盐:话梅、儿童干脆面、火腿香肠、肉干等。
3.高糖:果脯、蜜饯、罐头、糖块、果冻、冰激凌、甜饮料等。
这些花花绿绿的零食对孩子来说,极具诱惑力,却暗藏着危害孩子健康成长的隐患。主要是增加患糖尿病、肥胖、龋齿的风险,以及大量添加剂对儿童肝、肾功能、骨骼的影响。
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睡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每次吃零食的量应以吃完零食后不影响三餐的食量为准,不要养成睡前吃零食的习惯,以免影响肠胃和牙齿的健康。不要以零食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饮食和睡眠。
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
选择零食时要注意零食的形状、大小、硬度等应符合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防止食物呛入呼吸道引发的危险。比如,花生米、瓜子、核桃、鲜枣、开心果等。切记一边玩耍一边吃,或是哭闹时给予零食。
爱心提示:
学龄前期是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此时期的儿童常常会模仿家长和老师,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儿童认识食物的特点,帮助儿童建立有益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信息:
商艳艳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微博:@营养师商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