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摘一朵云开在月下

(2017-09-22 14:00:08)
标签:

中秋

明月

苏轼

纳兰性德

徐有贞

分类: 你的故事藏在诗里

                                    

文|瀛心

 

中秋的明月是圆满而寂寥的,即使不再是上弦或是下弦的弯月,即使用那一份圆满的等待,盛上一盘丰登饱满的爱,也只是热闹了一幅花好月圆。而那抹躲避不及的寂寥,像月晕,依然留在月亮边缘。等来日的风起,吹走无尽的岁月尘烟后,却偏偏带不走那一阙阙用寂寥洇染的如墨化开一片悲凉的诗词,飘散在心间。于是,那圈月晕就化作了一朵美好而飘缈的云彩,开在月下。

http://s16/bmiddle/006bnLKUzy7er3ody6H9f&690

这些含着寂寥的中秋诗词在无垠的岁月里缭绕、飘散,等待遇到一颗温暖而潮湿的心将它们凝结成云,大朵大朵的缭绕,寂静盛开,给那一轮银辉铺满天地的中秋明月以无尽的遐思与梦幻。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朵红透天际的火烧云。

http://s14/bmiddle/006bnLKUzy7er1EVoKxfd&690

不仅是因为它能够传唱千古,成为中秋最绚烂无比的望月词。更是因为它那圈月晕似的寂寥。

公元1076的中秋节,41岁的苏轼在远离京都的密州,他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尽管他依然对前景充满了信心,然而那种失落的寂寥是无法避免的。他说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他在思念远方的弟弟子由,这是一个没有亲友相伴,圆满的明月下是思亲痛饮寂寥的夜。因为缺少,所以渴望。于是那种美好的祝愿走过了岁月的天涯海角,如朵浪漫绚烂的云,在不同的人心中幻化出了相同的心灵美景。

泼墨成了你心里一直想要的美好画卷——摘下这朵属于你最美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尽管这是世间最华丽而飘缈的语言,但美好得让人忘了寂寥。



 

而苏轼另一阙在中秋之夜写下的词《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却是一朵硕大的积云。

http://s4/bmiddle/006bnLKUzy7er1ZkcsX03&690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是苏轼在1080年的中秋节所作,那时他在政治上比之先前更是饱受迫害,在此前一年,也就是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遭到李定等人的陷害,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轼打入牢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作此词时,他已出狱被贬到了黄州任职团练副使(相当于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职位相当低微。此时他孤苦寂寥,凄然北望,忧国、悲己命运沉浮,经此一劫后他对政治理想已变得心灰意冷。自此后他多以佛、道思想来超然物外,以消解现实的苦闷,却依然无法摆脱尘世的痛苦,所以此词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唯一可以慰藉自己落寞孤寂情怀的是那真挚的手足深情。苏轼渴望着与兄弟苏辙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

那一句“中秋谁与共孤光”,多么的寂寥无奈,仿佛一朵硕大的积云,像棉花堆起来的大团惆怅,像苍茫荒原的孤塔一样的寂寥。

然而,倘若你的中秋也有着无言的孤寂,不妨摘他一朵“世事一场大梦”来寻得一份闲看云卷云舒的慰藉吧。



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如一抹层云,灰白色的,低绕在眉尖心上,似雾,看不清那样的清愁寂寥从哪里而来,只是朦胧了心怀。

http://s2/bmiddle/006bnLKUzy7er2pa7lL21&690

琵琶仙·中秋》

·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实在无法体悟到纳兰性德的那些寂寥与愁闷从哪里而来。如果说他的愁寂来自于他因难产而去世的妻子卢氏,可是在此词中他又说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所以他的愁绪万千又非因为离别而生

关于纳兰性德已被人解读得太多,而他在我的心中并非一个值得传颂或同情的人。人生不管给了他怎样的痛苦,也没有理由每日生活在忧愁痛苦中,年仅三十岁就郁郁而终!何况他还有着高贵的出身和富饶的物质生活。也许他的痛苦正是源于缺少了精神的寄托。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我不知他的心事,因为他的心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如果他的心事是天下人的心事,自然天下人都会懂他。

所以将他这朵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摘下,清洗去那层灰白色的迷雾,只留一抹淡然洒脱,让冰轮不再患得患失为了谁而圆缺。尽管这轮明月冰清玉洁,完美无暇,也不会孤芳自赏,自哀自怜,它已与天地间那一片秋香融为一体,清辉洁美如雪遍洒人间。

 

最后摘一朵彩云去追逐月亮的脚步吧。 

http://s5/mw690/006bnLKUzy7er24krCAe4&690

《中秋月》

 · 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彩云追月虽然美丽却不乏献媚,左右逢圆才能追逐上明月。一如明代徐有贞的为人。徐有贞曾经名叫徐埕,因一个荒诞不稽的建议被天下人耻笑,后来改名为徐有贞。但是依然没有改掉他留给后世骂名。因为改名后的他又设计陷害了政敌于谦,以一句与“莫须有”同样的罪名“虽无显迹,意有之”便使明英宗杀了那个在土木堡之变中挽救过大明王朝的功臣于谦。

他杀了于谦独掌朝政后,又遭到了石亨、曹吉祥等人的陷害,被流放云南,贬为庶民。然而他并未因此郁郁而终。

 他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浪迹于山水之间,著有《武功集》。又勤于书法,长行草,小行书尤为精妙,传世作有《别后帖》《善权寺碑》等。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诗文书画诸方面都颇具成就。

他是个个子较矮,相貌极其平凡甚至丑陋的人,还被时人称谓多智数,心术不正,喜功名”等,然而他从未有过自卑,他可以在身无长物、名声败坏后依然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上,这自然有他治理水患的真才实学,与无怨付出。当然也有他审时度势的心机算计。即使被贬为了平民后也能在山水、学问上实现人生的意义。他不是一个正人君子,但他是一个圆融务实又积极乐观的人。因为他的一生都在追逐着月亮。即使有时追错了方向,受到冷遇后也不改心中信念,他将那浓浓的寂寥化作了一片彩云!就像他的《中秋月》“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人生不需要为了阴晴圆缺而悲欢离合,只愿此时明月下有我,“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足矣!


明月下,我将那一朵朵千姿百态盛开的云彩插入了瓶中,将美好放在身边,装在心里,静静欣赏。抬头望月,天空中只留下一片风轻云淡与月相伴,好似一抹静谧淡然的身影走过红尘,了无痕迹。

 http://s5/mw690/006bnLKUzy7er25FpkMf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间一沙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