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中的“议题”研究
(2020-07-17 09:33:10)群文阅读中的“议题”研究
摘要:议题一般指会议讨论的题目。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群文阅读文本的选取、阅读活动的组织 、认知的建构 ,都应在群文阅读议题的统领下进行,议题就是群文阅读的DNA,选文需要议题贯穿,课堂教学中也需要议题来展开。可是在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把议题和主题两个概念混淆,在准备群文阅读教学时,不知道先确定议题还是先选择文本,也存在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模糊不清的现象。笔者在进行多年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时发现要将议题与主题、议题与文本、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处理,才能有效地引领课堂教学。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当“议题”这个属于会议的概念引入群文阅读教学,其实是把课堂视为讨论研究的场所。在课堂上,可供师生双方展开交流的中心话题就是“议题”。群文,就是围绕着一个议题所选择的一组文本的整体。群文阅读中的群文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多篇文章”,而是以议题为内核的多篇文章的整合体,议题是这组文本能够成为群文的关键。只有真正理解“议题”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一、议题与主题
在诸多的多文本阅读实践中,主题阅读是与群文阅读最接近的,“主题”以人文类居多,如友谊、立志、亲情等方面。从形式上看,“主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概念:比如一谈到描写天门山、西沙群岛、小兴安岭的文本,就马上聚焦到“大好河山”这一主题;看到文本《“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想到“父母之爱”;翻阅《狼牙山五壮士》对应的主题就是“英雄”……在没有看到具体的文本之前,就能根据主题推断出教学内容。
反观“议题”,并不拘泥于一个主题,议题既以理解内容、、概念认知和表达形式等为目标,又聚焦于思维方式、阅读策略方面,对存在异同点的相关文本进行重新整合,也包括人文主题,相对“主题”而言,“议题”的范围更大,它可以包括“主题”。议题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题,师生能围绕该话题展开多边对话,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表达、补充、质疑、辩论。也正是因为话题是可议的,所以议题更具开放性。比起“主题”的“是什么”,“议题”更多的是“可以是什么,还可以是什么……”,如2019年在昆明举行的第九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四川省的刘溪老师带来的一节《如此结尾妙吗?》课例,学生围绕着议题“如此结尾妙吗?”探究隐藏在小说结尾中的妙秘,刘溪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了小说《桥》《在柏林》《爱之链》《会做生意的狐狸》,刘老师将议题“这样结尾妙吗”贯穿在整节课的始终,在对议题的探究中培养了学生“求同比异”的能力。通过比较、整合,学生发现了这一组文本的结尾都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又出乎意料,每一篇文本的结尾的方式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相对主题来说,议题的回答肯定不会存在唯一的答案,只是一个合理的范围,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师生讨论议题,学生可能会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从各个角度去发现,形成一个比较立体、丰富的认识。群文阅读是为了打破阅读教学中“唯一理解”的霸权,实现由思想封闭到思想解放的转变,这也是议题的功能所在。
这里将“主题”和“议题”进行比较,只是为了更好的区分两者,对二者有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并不是要分个高低上下。
二、议题与文本
到底是先组织文本,还是先设计议题?没有固定的顺序。不管是先组文还是先设计议题,文本与议题一定要深度勾连。没有议题就没法组合文本,没有文本议题也就失去价值了,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本组元、选择议题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这二者缺失一样,群文阅读教学就无法成立。
三、议题与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教学和单篇阅读教学一样,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确定了核心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有导向。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议题的拟定要与教学目标一致,因为教学目标直接指向了一节课的目的和意义。比如,中心句的学习是三年级学生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可以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多文本的对比阅读,了解中心句的作用有哪些;为一段话加上一个中心句。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我拟定了议题“中心句在哪里”和“中心句的作用有哪些”。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议题的统领下,选择了文本《花钟》《香港,璀璨的明珠》《卢沟桥的狮子》《庐山的云雾》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在学习中,学生发现了不同文章中心句的位置不同,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有的中心句统领全文,有的中心句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的能总结全文,还有的反复出现,起着强调的作用。这节群文阅读课,打破了单篇阅读的局限性,让学生对中心句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就是对阅读方式的革新。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是为了教学目标而拟定的,教学目标是议题的预计结果,二者要保持方向的一致,才能保证教学环节的实施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关键要素,它是群文文本服务的对象,是师生集体建构的聚焦点,是贯通整个教学过程的连接线,若对其内涵理解不深入则会导致教师在备课时的概念混淆、指代不明和属性模糊,缺乏明确的思路。本文围绕群文阅读教学,厘清议题与主题、议题与多文本、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期望能给从事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究者们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王雁玲,张健,方东流,黄利梅.群文阅读之议题生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15):5—7
(此文发表于《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9年12月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