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肥罗说 |
国庆档正式开跑。
截至7时30分,累积票房已破3亿,影市,终于喜庆起来。
开跑四大主力,《姜子牙》票房一马当先。但我却看好,目前票房第二的电影,最终后来居上,不仅居上,还可能制霸国庆档。
什么片这么厉害?去年,一部“祖国”拿下31亿票房,今年,“家乡”来了。
宁浩+葛优。沈腾+马丽。黄渤+王宝强+刘昊然。邓超+闫妮。
以上两两组合,单拎出来,都是一部值得翘首以盼的电影。更别说——
他们出现在一部电影。
但,担心的声音也有:国产喜剧差不多一整璧江山都来了,可是不是,真那么好笑?这份特殊的“家乡”考卷,邓超、宁浩、陈思诚、徐峥、以及《夏洛特烦恼》导演完成的到底怎么样?
直说了吧,意料之内的——一场数星星的盛宴。尤其《最后一课》,五分钟出一个明星,王俊凯演采蜜小哥,杨紫饰演网红店主。眼一晃,可能都错过你的偶像。就想问,小岳岳和贾玲咋越长越像。
但,更多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万万没想到,这个国庆档最超出预期的竟是这部百亿阵容大片。
喜感,爆了。
我敢保证,五部短片,能让你从头笑到尾,我看的那场,不完全统计:全场大笑的次数不少于二十次,还穿插着各种幽默的会心一笑,动人的情感瞬间。特别留意收尾的沈腾马丽,金牌组合出手,别笑到打嗝。
演技,炸了。
不吹不黑。葛优的张北京,还是老北京内味儿,配上了《平原上的夏洛克》素人演员张占义,绝了。但这回,咱必须诚实,就算是影帝葛优,单片演技只能算第二,第一是谁?范伟,必须是范伟。
凭什么?就凭影片的第三点——感动,坏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和我的祖国》重新拓宽了主旋律电影的边界,那么《我和我家乡》则呈现出另一种主旋律和个人情感抒发相结合的可能。
百亿喜剧阵容大片看到最后,每个人都笑了,但又带着泪,而最打动我的,还是电影里的家乡,和家乡里的——人。
不好意思,五大导演这场喜剧华山论剑,我真分不出高低
《我和我的家乡》,毫无疑问,是全民喜剧。
五个故事、九位导演,除了宁浩、徐峥、陈思诚这样我们熟悉的王牌喜剧导演,还有到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这两对联合创作多年的喜剧搭档。
某种意义上,他们的水平,也就代表了当下国产喜剧的最高水平,并且,他们都具有不同的喜剧风格,比如宁浩擅长的荒诞幽默、徐峥是市民喜剧、陈思诚有自己的唐探式喜剧+悬疑;闫非、彭大魔代表着开心麻花现给你拧的即兴喜剧+剧场喜剧。
当他们联手,像不像,一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喜剧华山论剑?
不难发现,主旋律的命题下,每位导演其实都暗藏“私货”。
风格,故事,各自发挥,喜剧,表达,各展绝学。
那这场对决,谁赢了?
只能说,这场当今国产喜剧顶流的集体展示,没有一个拖后腿,
宁浩导演的《北京好人》,延续去年《北京你好》了张北京的故事,不过,这次宁浩给葛大爷混搭个绝配——表舅张占义。
先别管演什么,一个贫嘴忽悠的北京侃爷,一个我们的大荧幕最缺少的真实的老实巴交的憨厚农民。这化学反应,先炸裂。
什么故事?一张医保卡,两个老顽童,一通瞎胡闹,一片老乡情。
挂号看病、身份互换、瞒天过海…接地气,不矫情,在主旋律里玩转疯狂喜剧。
但了解宁浩、葛优的影迷都明白,张北京这个形象不就是“顽主”范儿,整部喜剧,不就是《顽主》续集。
明明容易动感情,所以才怕动感情。当煽情被葛优独一份的平民幽默消解,影片到最后,还是宁浩最擅长刻画的中年人的无奈与小人物的辛酸。
这开场,稳。
有人稳,就有人玩到嗨翻天。
陈思诚的——《天上掉下个UFO》。又名《唐人街探案2.9》。
一开场,就调侃——《再进科学》栏目组?
还总导演王宝强?小跟班刘昊然?怕不是唐人街组合乔装改扮?
真不是,要调查的不是谁是Q,而是一桩科学怪事:中秋夜,贵州黔南的阿福村,众村民目击天上出现一不明飞行物。
这次,陈思诚不仅将华语电影中少见的侦探+喜剧的类型风格继续发扬光大,而且,玩得更嗨。
将好玩的科技和家乡土味结合起来,就有了科幻土味喜剧内味儿,而从开头《疯狂的外星人》,到王宝强刘昊然登场的升格镜头,这不是要玩尽国产喜剧?
这一段,够嗨。
再来,邓超与俞白眉联袂执导的《回乡之路》,则是标准的反转喜剧,这一part,好一个藏。
刚开场,邓超饰演的同乡,看起来就是个油腻的骗子,总忽悠着闫妮饰演的电商女王购买自家生产的苹果。然后呢,闫老板果然觉得这个同乡就是个骗子。
再然后呢,拆穿骗子没?
只能说,一部短片而已,几个主要人物,都随着最后的反转,完成的角色的成长变化。影片深意,导演藏到最后才放出来。
虽然每个段落都是非常厉害,非常棒,但这次,我敢说这对屡败屡战的喜剧组合,真正献给观众一次——意外的实力反转。
有人实力逆袭,有人保持领先。
去年《祖国》,许多观众评价,徐峥导演的《夺冠》,堪称最佳。
这一次,徐峥还行不行?告诉你,《最后一课》,真行。
虽然老实港,故事,有点俗。
居住在瑞士的范伟扮演的教授,因脑梗塞诱发老年痴呆症,想回到自己年轻时支教的乡村,上最后一课,徐峥饰演的儿子,只能满足他的这个心愿。
这「最后一课」是否能讲成,也就成了这个单元最大的悬念之一。
为了帮助老范,当年的学生们联手打造了一间90年代的教室。
课本,92年人教版的;上课的孩子,蓬头垢面。
是的,要说惨,还是我们冬冬惨,上次追不到的女孩,这次还追不到,造型,还更惨了。
看得出,徐峥在一部短片里,照样玩出大片的范儿。
节奏快,情节密。悬念的鼓点随着步步逼近的时间节点渐强,敲打观众神经。
学生们到底能不能完成这场完美“骗局”,最终让老师圆满完成圆满一课?有这么个悬念式的高潮,才让范伟在影片结尾的发挥,变得更加力破千钧。
徐峥用一个小的切角去展开一个宏大叙事,讲这么煽情的故事,还不显得过于煽情。
开始你笑了。后来你哭了。
但最精彩的,还不是徐峥,而是范伟的表演,在一大半时间角色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他奉献了极度克制的动人演绎。
不说别的,我身后的几个观众,哭到纸巾用完。
有人让你哭到泪奔,就有人让你笑到发疯。
影片最好笑奖,我颁给开心麻花的《神笔马亮》,沈腾马丽一开演,就是开心麻花主场的感觉。
还记得没,5年前,夏洛对马冬梅许诺,要送她一屋子向日葵。
这一次,实现了?而且,还是 “西虹市宇宙”?
可以说,一个偷天换日把乡村变意大利,只为完成支教的故事,被沈腾马丽这么一演,够笑到飙泪的了。
到最后,它封写给家乡的情书,也成为国产喜剧当下最真实的总结。
五部短片,没有一份是敷衍应付的作业,都是用心尽力的作品。
可以说,春节没能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遗憾,国庆可以补上了。 因为影片和《祖国》一样,标准的走群众路线。
拍老百姓和家乡的故事,也是拍给老百姓看的。
虽然带着主题,但首先是部合格有余的喜剧。
无论从故事、影像、表演、形式还是情感上,都真正使出了国产喜剧的看家本领,它要体现一种博大的家乡情怀,落点却在一个个平实好笑的小人物。
这五份试卷,我愿意给出集体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