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肥罗说 |
台剧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金钟奖入围名单公布了!
今年,不太一样。一大亮点,当然是许光汉,爆火的《想见你》入围了金钟奖6项提名,许光汉走红后,不少戏约找上门,并开出800万人民币酬劳,相较于当时拍摄《想见你》的片酬65万台币(约15.3万人民币),身价翻涨了50倍之多。
但光看许光汉,没有意义。因为剧集大热,许光汉柯佳嬿入围视帝视后,根本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真正令人惊喜的是,从名单可以看出,这个很多人眼中台剧“自娱自乐”的奖项,正在呈现出不一样的神态。
我敢打赌,这将会是近年质量最硬的一届金钟奖。
类型剧手艺精湛,商业剧表达旺盛。
迎头而来就是一个个有说服力的评分——过去一年台剧头部剧集豆瓣评分破8的数量,竟然基本和国剧的成绩打平。
看看这串名字——
许光汉、张孝全、柯佳嬿、天心、杨谨华。视帝视后之争,战局难测。
再看看这些剧集——
《想见你》、《俗女养成记》、《谁是被害者》、《罪梦者》。
个个都是重磅炸弹。谁赢都正常。输了,不丢人。
真正关键的是,看了这份金钟提名名单基本可以说:台剧复兴稳了。
但从昔日偶像剧凋零台剧凋敝,到如今气势如虹卷土重来,台剧究竟是如何复兴?
这或许是比许广汉柯佳嬿拿不拿金钟奖视帝视后,更重要的问题。
《想见你》《谁是被害者》《俗女养成记》,这一年的台剧真是强啊
许多人现在对去年台剧最深的记忆,当然是《想见你》。
这部剧有多火?伍佰的老歌《Last Dance》,一度重新翻红,伍佰自己跑出来说,哇我真厉害。许光汉成为台剧多年以后终于打造出新晋“国民老公”;由于剧集过于火,大结局提前泄露,而观众反响又太热烈,剧组又临时加拍了彩蛋,所以才有了多年后的吃蛋糕镜头。
可是《想见你》在内地的爆火其实是片方和平台方都完全始料未及的,这部剧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内地视频平台上线,而是播到一半才在内地播出,虽然在台播出的时候收视已经一路走高,可是当时也没人想到它会成为今年现象级的台剧。
然而从它登陆内地开始,许多观众就经历了同样的心路历程:头两集还行,就普通的小清新台偶剧嘛,许光汉好帅,就是节奏慢了点——咦,穿越了,好像有点意思——搞不懂了,有点烧脑,不过好想追下去了——我勒了个去,编剧太牛了,莫比乌斯环,台剧这么猛了吗我怎么不知道——编剧你怎么把男主给我弄死了,我爆哭——哎呀大结局泪奔了泪奔了,二刷二刷。
全剧既有“音乐+穿越”的新奇要素,又有莫比乌斯环式的叙事结构。真的是边磕糖边解谜,越追越上头。
台剧偶像剧的创新不仅为该剧圈了一票铁粉,也在无形中拓展了华语偶像剧的边界,剧集甚至在爱情剧的外壳下,放入了同性歧视、人性善恶等等更丰富更广阔的核心议题。
这部剧当然是年初当之无愧爆款,可如果说过去一年的台剧就只有《想见你》而已,那你也太低估这一年的台剧。
比如由网非出品的《谁是受害者》就同样令人眼前一亮。
剧集的英文名为“The Victims' Game”,后者或许更能体现本剧的核心主题:一出被精心策划的用心良苦的游戏。
作为一部迷你剧,剧集以“一集一主题”方式展开:“指纹”、“报道”、“蜡烛”、“站”、“刺”、“遗愿”、“水芫花”以及“伞”。 八个主题以及五个悲剧事件,每集的主题除却涉案角色和剧情之外,剧情设计本身也呈现浪潮式递进。最终是以一个遗愿串联起来的连环杀人案,和剧中被命运和不公推到边缘位置的角色命运,带出众多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
除了主题令人震撼,全剧美剧风的叙事和画面同样打破了台剧以往的尺度,更是华语罪案剧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其对命案现场的还原程度已经到了引发观众生理反应的地步,其视听效果也明显高于以往华语类型剧。
但这种视觉呈现有并非仅为商业考虑,而是融入了故事,带动着剧情高潮迭起,又将剧情推向下一个被害者的故事,而男女主背负着找寻案件真相与寻找新闻事件两个责任,最终从救女儿和抢新闻变成了“阻止下一个人自杀”,最终视觉冲击与社会反思结合在一起。剧集开播3天就吸引到近2亿观众付费观看,至今豆瓣评分仍保持在8.0分。
可以说该剧的出现,终于令网飞出品的华语剧从屡战屡败的漩涡中走出来,大大提升了一个层次,也为台剧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但类型剧还依然不是过去一年台剧最厉害的地方,还有《俗女养成记》这种更加本土化的剧集,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剧集改编自作家江鹅的同名散文,自己是演员的严艺文首次跨行编剧和执导,找来的是去年刚凭借《谁先爱上他的》拿到影后的谢盈萱。
就像剧名讲的,剧集讲述的其实是一个“俗女”的故事。人到中年事业瓶颈,整天给老板收视烂摊子,男友交往了数年,早已过了激情期,爱情一眼就能望到头。
和老朋友聚会几杯酒下肚后就放飞自我,老同学好不容易把她送上计程车,其中一位送上一句,“二十岁喝醉是可爱,四十岁啊,是可怜”。结果女主受不了大爆发,婚不结了,对着老板大吼,“老娘不干了”,工作也不要了。
接下来是剧集最精彩的部分——观众可能会以为,接下来一定是《败犬女王》那一套,先抑后扬,遇上个爱女主的小狼狗,收获完美爱情,走上人生巅峰。
但《俗女养成记》没那么俗。“即使到最后的结局,观众还是为这个女主感到担心,因为她的前途未卜。”
但这正是这部剧最妙的地方。整部剧并不是又一个台偶剧式的肥皂泡泡,让观众看了开心一下,而是认真探讨一个这样的“俗女”是怎样养成的?于是剧集另一条主线是女主童年,去描绘这一家人的日常,真的温暖又有趣。
这些充满本土化、人情味的情节和演员精湛的表演,令《俗女养成记》成为一部足够治愈人心的好剧,它是充满本土味道的“请回答1988”。
而去年的台剧中,这种本土“请回答1988”还不止一部。
另一部是同样入围了最佳剧集的《用九柑仔店》。
柑仔店就类似于我们的乡下小卖部,故事以主人公外公的小卖部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年轻人返乡接管小卖部的故事。
而剧集最大的看点在于几代人的交融与碰撞,最终打造出一个温情的乡间杂货铺 “乌托邦”。
和女主从大城市被迫返乡一样,剧集同样表现了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的心酸,但最终是带出外公年轻时的美好回忆,以及小城镇的淳朴人情味......
剧集很用心还原了许多时代细节,加上温馨色调和演员们入味的表演,一下就带出了很多人小时候跟着爸妈或者和小伙伴在这样的小店里买零食的记忆。
台剧素有乡土剧的传统,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拍摄这类剧集无论是制作还是演员表演,全部整齐精良,几乎找不到软肋,出来的作品也绝不会像我们的某些亲情剧一样割裂,拍到一半亲情变狗血,最后的效果就是很好看很感人。
除了《俗女》入围的是迷你剧,其它五部剧集确实完全能够代表如今台剧制作的最高水准,两部悬疑罪案剧《谁是被害者》和《噬罪者》都曾在内地引发讨论,杨谨华、林柏宏等主演的“镜子两面 正反两刃” 的新闻题材职场剧《镜子森林》豆瓣评分达到8.4,同样呈现出台剧职场剧的高水准。而《用久柑仔店》则是以情动人,豆瓣评分也高达8.6。
可以说这些剧集共同托起了台剧的水平线。
尺度,在一次次突破;水位,在一次次升高。
不断突破背后,是台剧对自己的不断挑战。
正是有了如此水准,才会有《想见你》这种剧集的异军突起,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许光汉柯佳嬿争视帝视后,真没那么容易
当然《想见你》如此成功,绝对离不开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男女主的表演。
严格说《想见你》的卡司并不亮眼,最大咖不过是在内地不温不火的柯佳嬿,观众印象最多也就是小桂纶镁,许光汉、施柏宇等更是在内地几乎没有号召力。
但结果表明一部好剧就足够把一个小透明送上顶流位置。
当然前提是几个演员在剧中的表现实在太亮眼,柯佳嬿等于一个人演了四个角色——
2011年大学时代的黄雨萱和2019年的黄雨萱。一个清新自然,一个男友空难丧命,终日郁郁寡欢。
1998年的陈韵如。羞涩内敛,见生活里不被人喜欢。
穿越到1998年的黄雨萱。古灵精怪,令所有人被他吸引。
最后也是最可怕的,扮演黄雨萱的陈韵如。
那个对着镜子模仿不是自己的自己的笑容,毛骨悚然到冲上热搜。
这部剧以后柯佳嬿当然摘掉了小桂纶镁的帽子,但要说拿下本届金钟奖,还是未知之数。
因为这届金钟奖女主竞争的,真的是太激烈了。
2016年金钟奖,杨谨华凭借的《一把青》“师娘”入围,剧那么好,杨谨华在剧中站在一片狼藉中依然傲然独立的气质又那么绝,那几乎是志在必得,最后爆出大冷门,输给了《必娶女人》的柯佳嬿。
到了今年杨谨华凭借口碑很好的《镜子森林》第五次角逐视后,评委很可能给出同情分,柯佳嬿再赢她其实很难。
这就够看了吧,结果又跑出来一位《一把青》的“师娘”——天心。
过去观众对天心的印象大概就是性感女星,可是从《一把青》开始她逐渐转型成为台剧中的演技派女星,少年时代装嫩的日子结束了。到了《最佳利益》,扑面而来两个字——飒爽。
如今的天心演职业女性,简直是手到拿来了。
所以这一局,到底是《一把青》的师娘们联手压制柯佳嬿,还是柯佳嬿再夺视后,战局真的扑朔迷离。
至于许光汉,同样是一人分饰多角,从阳光灿烂到压抑沉郁,不同时间点的不同人物,表现出的应该是什么状态,表演难度之大绝对超过过去所有台偶剧,但许光汉的表演几乎是严丝合缝。
可以说他是展现出远超年龄的成熟演技了,但争视帝同样是一场苦战。
比如有《谁是被害者》中表现纯熟精准的张孝全,而且张孝全入围过两次金钟,评委可能会觉得许光汉还年轻,以后机会有的是,不如先给张孝全。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凭《苦力》入围的蔡昌宪。这种凭苦味台剧忽然杀出来的新一代演技派,分分钟都可能爆冷。
许光汉上一次还是在植剧场时代曾凭借《姜老师,你谈过恋爱吗?》 入围过男配角,而这些人任何一个得奖,都是第一次荣膺 “视帝”。
可见台剧储备的力量有多强。
但这届还有几个短剧的表演奖,同样很值得看一下,比如《罪梦者》里范晓萱饰演的白兰,入围了最佳短剧女配的争夺。
这部集合了张孝全、贾静雯的网飞打造的首部华语剧集确实不算成功,兄弟情、黑帮、复仇、逃狱元素一大堆,却被拍得沉闷无趣,但演员表演又确实好,除了许光汉在剧中苦心筹划十多年复仇计划的反派令人印象深刻,表现最精彩的就是范晓萱。
经历过风风雨雨后的她,早已不是唱着健康歌的小女生,她在剧中的角色,就是不卖清纯,不装玉女,丢掉人设的条条框框、见惯江湖风雨的风尘女子,但又带着一股侠女的气场,说出“我现在就要“简直如同女王驾临。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跟她演对手戏的王柏杰,在剧中演一个黑帮人士荷尔蒙快要溢出来。
但很难想象他还演了《用九柑仔店》里年轻时代的爷爷,一副温善纯良的样子,让人感到穿越。
这些各自散发光彩,各自展示演技的好演员,当然是一起撑起了过去一年的台剧,但换个角度来说,也是复苏中的台剧,成就了他们的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