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杂谈 |
分类: 肥罗说 |
今天这一篇,不吐不快。
对,《安家》。孙俪六年磨一剑的现代剧,名编剧六六压阵,一出手,争议频频。
批评主要集中于这“三宗罪”:
一, 故事假大空,国产职业剧就是不行?二,日剧《卖房子的女人》是原版,片方购买了版权,进行了本土改编,结果抄都抄不明白?三,孙俪演技太过火?
在网上,也已经争论得不可开交。
说打脸的,有;说满意的,有。
看剧是非常主观之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好剧和烂剧,这跟个人口味有关,跟心情有关,尤其是买房卖房这事,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喜欢或不喜欢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不喜欢的可以不喜欢。
但,有些明晃晃的误解,有必要掰扯掰扯。
尤其在国产职业剧一出就人人吐槽的当下,更需要来复盘——
一部预定爆款,评论却两极分化。
其中哪些质疑,该认,哪些质疑,值得被质疑,还有哪些,根本就是误解?
就像盖个房子。
人人都可以提意见,但有些意见是对的,有些,未必真的对。所有这些磕碰,都值得标记下来。
整明白了,国产职业剧,才能安家。
孙俪演了个假中介?不好意思,你对中介可能有点误解
先说第一点:这个卖房的故事行不行?
一开场,安家天下北京总部金牌销售房似锦(孙俪 饰)空降到上海静宜门店,与老洋房业务专家徐文昌(罗晋 饰)成双店长之势。
首播只交代了主要人物,形成了主要矛盾,核心,是如何卖掉一套套房子。
太简单?我反倒觉得,简单,直接,直中要害。
网友的吐槽点主要还是细节,尤其是围绕第一集孙俪卖海清房子的房子装修款等关键点。
好,一样样说。
质疑一,羊毛出在谁身上?
剧中,在客户还没有花钱买房之前,孙俪饰演的房似锦作为中介,已经把房子打通重建,而且从装修上来看十分不俗,各种家具应有尽有,还带升降阁楼。
这装修下来要很大一笔钱,观众最大的质疑是这钱谁出?卖不掉又谁出?
答案是:羊毛当然出在羊身上。
毛坯房改造成精装修,装修款可以加到房价里,现实中常见的是中介和开发商再谈,只要房子卖了,覆盖装修费根本不是问题。卖不掉怎么办?答案是:接着卖啊,海清不买,有人买就行。
质疑二:打十几遍电话,堵客户到单位,这是一个销售高手所为吗?套个玩偶发传单,四线城市都不玩的方式,在上海发?可笑不可笑?
答:不可笑!
中介市场竞争太残酷了,不要说这些,更不可思议的都有。而发传单这件事,直到目前依然是国内所有房产中介常用的手段。
质疑三:女主要求客户在六点前来看房,还要求一个人来看房,最后用一套“诗与远方”卖掉房子合理吗?
答:合理。这恰恰是孙俪成功用“诗与远方”卖掉房子的关键。
因为男性客户相对理性,对户型,朝向比较关注,女性客户对装修比较在意,也相对追求浪漫,让海清老公上来,这房八成卖不掉,所以必须一对一。就是背水一战。
质疑四:朱闪闪这样的员工店长让干啥不干啥,两年没一单买卖成交,还不被开除?
答:是真的啊。朱闪闪这种员工现实中介里真实存在,因为底薪不高,两年不开单,一点底薪养着也可以,店长也说了她是吉祥物,活跃公司氛围,很正常。
最后:孙俪在剧中明摆着抢王自健的单,这样也行?
答:实际情况比她做的还要过分,中介的残酷,不是从业者的人难以想象,狼多肉少,什么名场面都有。
发现没,许多网民看起来天方夜谭的故事,其实都是现实,只是当现实太魔幻,拍起来就像假的了。
同样魔幻的,还有剧中对上海住房的描写。
比如,一个医学博士,住在60平的老房子里,为了不打扰老公,帮学生改论文还要在厕所里,太假?是太真。
女主晚上肝报告,省电开一盏台灯,太省?现实中很平常。
房产公司三兄弟挤在一间房子里,白天努力奋斗,回到家互相扶持,住房有这么严峻?真实还原。
还有女主因为电梯故障搬着笨重的行李爬楼梯,不是生活的再现?
不能因为你没见过客户跟中介提出要喝热水、穿什么衣服见客这种跟买房信息无关的搞笑需求,就认为现实中不存在。
而因为观众对现实的想象和现实本身之间产生的落差,该让剧集买单吗?这才是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