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雾误悟工作室
雾误悟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30
  • 关注人气:1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节误中悟数学课的专家评析

(2021-10-19 10:40:49)
分类: 工作动态

两节误中悟数学课的评析

山西省教育教学科学院数学教研员 常磊

阮艺《图形的旋转》链接

本节课,作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图形的旋转沿着“初始—探究—实例—夯实——回顾”五个环节,拾阶而上,环环相扣,步步为赢,一气呵成。

借由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钟表的指针旋转,初步明确“旋转”的含义,并顺势析出旋转三要素;探究环节,学生亲自动手旋转三角形卡纸,通过分析三角形旋转前后相等的线段、角,得到关于旋转性质的猜想,并进一步加以证明,最终得到性质。整个探究过程,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操作,测量,猜想,证明,结论。实例、夯实环节,例1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更要求说出其中的道理;例2一题多解,学生提出4种解法,发散思维得以培养。两个例题由易到难,真正起到巩固所学之目的;1个练习题,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回顾小结环节,从横、纵两个方向回顾,对本节所学知识及其之前的图形变换归纳梳理。

优点: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如,旋转性质的发现,例2 的一题多解;

2. 选题认真,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题,针对性都非常强。

改进之处:

1. 板书旋转定义不严谨:某一个点 转动 一个角度。少了“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平面内”;

2.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方面欠缺,即教师在学生“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没有点破;

3.小结归纳环节,没有把本节课去向何处引出,即旋转特殊角度的情况——中心对称。这既是为下节课做铺垫,同时,也是数学学习由一般到特殊的“一般套路”。

 

童鹏《有理数的乘方》链接

   本节课,作课教师设计了“博学情境—审问疑惑—明辨顿悟—反思悟道”四个教学环节,课堂结构完整,水到渠成。

  博学情境,“把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30次(假设可以做到),厚度能达到多少”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求欲望;

审问疑惑,有小学已经学过的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的体积引出有理数的乘方,明确相关概念,通过正、反两方面辨析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

明辨顿悟,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的幂的符号规律;解决开课的情境问题;

反思悟道,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层面小结本课;借机进行“乘方精神”实施课堂育人。

 

   优点: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讲解清晰、准确;

2. 利用平板辅助教学,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改进之处:

1. 进一步放手学生,让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得到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教师再做补充或规范;

2. 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如一学生在分析-25时,读作“负2的五次方”,教师没有予以纠正;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课堂的亮点,如一学生将(-43抄写成-43,此时若顺势而为,问学生为什么抄错了题,而答案却是正确的呢?引发学生思考,得到性质

(-an=an(n是奇数),是不是更好呢?

3.若能从数学运算上引入本课,即,让学生写出一个只含乘法的式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数学研究常常是从一般到特殊,你能把上面这个乘法算式变得特殊一点吗?一定有学生说几个因数都相同;教师继续引导:乘法是自相加的缩写(或简写),类似地,自相乘可以缩写(或简写)成什么呢?——引出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