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5月25日

(2016-05-25 16:44:39)
标签:

杂谈


克里斯托弗·诺兰正在拍摄战争片《敦刻尔克》。

对,就是你们熟知的诺兰,《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的导演,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男人。

诺神这次选择使用IMAX 65毫米胶片。在数字电影大潮中,坚持使用胶片拍摄的导演和制作人已经寥寥无几,这意味更宝贵的画质,也意味着烧钱,烧钱,还是烧钱。

敦刻尔克大撤退其实已经在1958、1964、2004年分别被搬上大银幕。毫无疑问,它是电影人最爱的战争题材之一——如何在三天内将30多万人撤离到海峡对岸,这里有充满可能和想象的故事空间。

去年这个时间,我和朋友清晨从诺曼底开车出发,一路向北,风光旖丽,四小时后抵达敦刻尔克。法国最北端的海滨小城,以海港和甜点闻名,已经是5月份,仍然清冷的很。

敦刻尔克命途多舛,常被卷进历史风浪。从中世纪以来,荷兰、西班牙、英国,先后成为它的统治者;1662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以四十万镑的价格将敦刻尔克卖给法国;200多年后,1940年的5月25日,敦刻尔克沦陷,30多万英法联军撤退回英国。战争带给人启示,也给一座城市带来裂变。

和其它有着成片中世纪建筑的法国小城不一样,在敦刻尔克,几乎见不到古老建筑。除了城中心的钟楼和教堂外,95%的历史消失在二战的弹幕里。

回顾历史也只能多半靠仪式感了。抵达当天,正是一场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纪念活动。48艘曾参与当年一役的英国小船,在这一天从海岸对面英国的各个港口驶回敦刻尔克,准备重演当年撤退一幕,场面很是震撼。
 
和国内的所谓纪念日不同,没有苦大仇深,没有民族情感。与其说是纪念,不如说是一个大party,穿着苏格兰短裙的英国演奏者吹响风笛,如果不是因为坐在轮椅上,90岁的法国老兵差点要站起来跳舞了。

事实上,纪念活动之后,敦刻尔克市政府确实举行了这样一场party,人们觥筹交错,尽情饮着香槟。在我们随机选中的采访对象里,甚至还有一对德国夫妇,带着他们的儿子来这里参观。
 
欧洲人更擅长从战争中很快脱身。该发生的已经发生,选择快乐不意味着忘却,只是为更好的生活。
 
就在撤退后的一年,法国巴黎曾举行一场花卉比赛,选出全法最美的玫瑰,被命名为“敦刻尔克”玫瑰。它闻起来有胡椒的味道,也有淡淡的清香。这似乎是法国关于敦刻尔克最真实态度的写照。

我很好奇,这一次,诺神到底会施展什么大法,讲一个关于敦刻尔克怎样的故事?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朱柳笛

每人互动  你如何评价敦刻尔克大撤退?


文章为每日人物(ID:meirirenwu)原创,尊重原创,侵权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