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星宝精细操作能力,强化物+DTT快速解决

标签:
北大医疗脑健康孤独症精细动作强化物dtt |
1、顺顺的问题
顺顺,男孩,3岁半,据家长介绍,在家能主动和爸爸妈妈交流,能自己说出童谣,会自发提问等。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顺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情绪较为激动,家长所说的自发性提问也仅仅是在陌生环境下反复问“妈妈去哪儿了?”这种习惯性提问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即使告诉他“妈妈在楼下等顺顺,下课就可以看见妈妈了”这样的回答后,顺顺也只会反复重复“妈妈去哪儿了”的提问。
顺顺在课堂上总会有逃避行为“尿个尿”(事实上并没有尿意),能进行简单动作模仿,能执行一步的动作指令,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较差,也不能和老师进行简单的互动性对话。
2、初步干预
他来到中心训练,我们给他安排了全天的课程,包含1节个训课和5节集体课。经过1个月的训练,顺顺已经能和老师进行较好的配合,并能与教师完成个人基本信息的交换,能向老师主动要一样东西,对于不想要的东西或活动能表示拒绝,并能执行两步指令。顺顺的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就在家长和我都很欣喜的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在中心接受训练一个多月后,顺顺因病8天没能到机构上课。病好后顺顺带着灿烂的笑容走人了教室,并主动回应了老师的招呼。一节个训课下来一切都很顺利,顺顺的配合度很好,教学内容也都及时有效地完成了。下课后,我如实地和家长交流了顺顺上课的表现以及嘱咐了家长回家后应强化练习的项目。
就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顺顺妈妈把我叫住了。她表情很为难但又不知如何开口。我便问:“顺顺妈妈,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你吗?”顺顺妈妈这才说出了她的难题:“在家里,我本来想给顺顺练习一下穿珠子,加强一下他的精细动作能力,但是顺顺一看到我把珠子拿出来,他就直说‘不要穿珠子’,而且边跳边说,要么直接躺在地上哭闹起来。我实在没有办法,您看能不能在课上帮我练习一下。哪怕是让他不再排斥穿珠子,这样在家里他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看着家长为难的表情,我就答应试一试。
3、强化物干预
在上课之前,我和顺顺的精细课老师进行了沟通,评估了顺顺的精细动作发展状况。顺顺能双手配合完成简单活动并能保证在进行手部活动时,眼睛能关注到所使用的物品,但顺顺对于软线塞入珠子洞眼的能力尚显不足,所以我决定使用端口为硬木棒的绳子进行穿珠子练习。
课堂上,我们先进行了一些复习项目,感觉顺顺的情绪较好,引起顺顺的注意后,我顺势拿出了串珠,“看,今天有一个新玩具一串珠。”我一边说,一边拿出一颗珠子穿了起来,顺顺并没有哭闹或排斥,而且还一直看着我穿珠子。
于是我拿着一颗珠子,并把绳子给顺顺,“你也来穿一下吧。”我全躯体辅助顺顺把绳子穿过珠子的洞眼,立即强化:“哇!顺顺好棒,穿珠子了。”我同时立即给予强化物(薯片),顺顺也很开心。就这样,顺顺成功完成了穿珠子活动。随后我们穿插练习了其他维持项目,重新引起顺顺的注意后,我下达指令“穿一颗珠子”,并全躯体辅助顺顺把绳子对准洞眼,然后让顺顺自行完成剩下将绳子穿过洞眼的步骤。
令我惊叹的是,顺顺自主完成了任务,我及时强化了顺顺的穿珠行为并给予了强化物(薯片)。就这样,课堂上运用回合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多个回合的反复练习,同时运用由高到低的辅助方法,使顺顺逐渐接近目标行为,并穿插练习了学习项目和维持项目,直至下课。
课下,我和顺顺妈妈交流了顺顺的表现并嘱咐她回家后练习的方法,顺顺妈妈带着笑意牵着顺顺回家了。
翌日,上课铃声响起,我依旧下楼去接顺顺,就当我牵起顺顺的手准备上楼时,顺顺妈妈向我阐述了回家练习情况:“在家里,我拿出串珠他反应倒是没有那么强烈,虽然还是有点不愿意但也没有哭闹,当我给他串珠要求他穿上一颗时,他就直接跑走了,结果也没有练习成,李老师,您看看能不能再给顺顺练习一下?”因为已经上课的原因我打算下课后再详细询问顺顺妈妈具体的情况,答应顺顺妈妈的请求后我和顺顺就到楼上上课,先是进行了维持项目,然后进行了学习项目,感觉顺顺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我把串珠拿出来,同样先引起注意,下达指令“穿一颗珠子”,使用半躯体辅助方法(因顺顺在回合式教学中两个小节的通过率为80%,经过试探降低了辅助等级)将绳子对准洞眼,顺顺穿好珠子,给予强化(小汽车)。顺顺很顺利地完成任务,并反复练习。
下课后,我和顺顺妈妈说明了课上的情况,并询问了她在家是如何下达指令及辅助的。妈妈告诉我,她把串珠拿出来后直接要求“顺顺把珠子穿上”,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辅助顺顺将绳子对准洞眼,怪不得顺顺在家没有完成此项内容,直接跑掉了。因为指令的一致性,及辅助方法都被忽略,所以顺顺没有完成任何一个回合操作。
4、强化效果
我重新和顺顺妈妈说明了顺顺目前的实际能力状况——顺顺目前不能独立完成穿珠子,在绳子的使用上也要选择硬头的绳子,在下达指令上要和课堂上的指令统一,同时辅助顺顺将绳子对准洞眼,穿过珠子后及时强化顺顺穿珠子的行为,给予强化物,使他能体会到成功。我手把手教顺顺妈妈演练了一个回合,并强调了注意事项,要求她回家按照刚才所练习的带着顺顺试试,为了避免在家使用软绳,我把上课使用的串珠也交给了顺顺妈妈。
第二天上课,妈妈把串珠交给我并面露喜色,“李老师,我成功了,昨天晚上顺顺和我一起穿珠子了!”看到顺顺妈妈兴奋的样子,我也很高兴,我又仔细询问了一下情况:“顺顺是在您的半躯体辅助下完成的吗?”顺顺妈妈表示,下完指令后看顺顺没有反应就手把手地辅助顺顺完成了穿珠子。因为顺顺配合得很好,也没有在乎具体的辅助方法。
我和顺顺妈妈再次沟通了具体的指令和辅助等练习方法:“要相信孩子,放开手,不要所有的事情和项目都手把手地教他去做,给他少量的辅助其实他是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直至达到独立的。”顺顺妈妈也觉得是自已过多辅助了,欣然答应了我的建议和要求。
就这样,两个星期时间,顺顺妈妈主动向我反映了顺顺在家练习穿珠子的过程,我也及时告知她要降低辅助等级,直至顺顺独立完成了穿珠子。
为提升顺顺穿珠子的能力,绳子也由端口为硬木棒的换成了软绳的。妈妈和我都为顺顺能有这样的进步而高兴。其实,老师的目的和家长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每天都有进步,突破自己,提升自我。只要家长能和老师多沟通一点,勇于放手,多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使用,孩子就会有更大的进步,收获也就更多。
【专家点评】
本篇从整体来看,清晰地描写了教师运用塑造帮助儿童建立穿珠子的新行为,同时也让读者看到儿童对穿珠子从排斥到喜欢、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文中明确地说明了训练过程中对于指令的下达以及辅助方法使用的重要性,这也是老师能够快速让儿童喜欢上穿珠子而家长不能的原因。
在顺顺学习穿珠子的这个过程中,虽然老师已经告知了具体的辅助方法但家长还是太过着急以致忽略了很多细节,比如:儿童能力的变化以及排斥穿珠子的原因,辅助等级要由高到低,并适时撤销辅助。所以要谨记,训练中一定切勿急躁,循序渐进,制定符合儿童的教学内容,使用正确的教学技术。 北大医疗脑健康:http://www.pkucarenj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