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老师教自理|简单的“喝水”,也能练社交互动?!

(2020-06-17 12:50:50)
标签:

北大医疗脑健康

孤独症

干预方法

喝水

生活自理

家长们常常绞尽脑汁,想要为孩子设置一些特别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各项能力。但其实,家庭教学不需要额外的环节,只需要利用生活中一些小事便可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能力。

下面,我们请北大六院贾美香医师,以“喝水”为例,为我们传授居家干预中容易忽视却又非常关键的小细节。

https://p2.itc.cn/images01/20200605/d22f4221494a474986b243b9b96a96db.pn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编辑

对于一个正常孩子来讲,喝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能够自己去拿水杯,如果够不到暖水瓶的话,他会拿着水杯放到你面前,示意你去倒水。

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大家在教喝水之前,可能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教喝水时,我们要注意:

准备喝水的用具

比如说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可能我们要准备不同的喝水的器皿,比如奶瓶、矿泉水瓶子、孩子的水杯、家长的水杯。

如果孩子渴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去拿奶瓶,如果奶瓶里有水,他可能就自己端起来喝了,如果没有,他会把奶瓶放到家长面前,也就是示意家长去倒水。

注重互动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跟孩子做互动:“宝宝你是渴了吗,是想喝水吗?告诉妈妈。”

虽然孩子没有语言说不出来,但是他可以用肢体语言或者用表情、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说点点头,或者拉着妈妈的手,示意想喝水。

对于高功能的孩子,他们可能就会去选择我们事先给他准备的杯子、水瓶、水壶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教孩子认识这些不同的物体

少量多次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孩子一想喝水巴不得赶紧给他一大瓶一大杯,甚至倒满。我们其实不提倡这样,而是希望少倒多次。

因为你倒得少,孩子喝了一口,要是他没喝够,还渴着呢,他会又让你倒,这也是你跟孩子互动的一次机会。你可以跟孩子说:“是不是还想喝,还没喝够呢,告诉妈妈。”这时候孩子一定会有表情、有动作,有能力的孩子是会有语言的,那你就再倒一次,并且告诉孩子:“来,妈妈再帮你倒一次。”

引导孩子表达

倒完了以后你要引导孩子:“来,说‘谢谢妈妈’”,孩子如果有能力,他一定会去表达。

喝水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对于有语言的孩子,我们一定要教孩子提要求,只有他说了,我们再给他,而且每次你倒得少的时候,孩子会提很多的要求“我还喝”、“我还渴着呢”、“我还要”……这都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机会,培养他语言的能力。

https://p1.itc.cn/images01/20200617/369c029a17814703ae6aa553e7b3abab.pn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编辑

【贾老师叮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不要着急,不要一下子给孩子都倒满,他一喝够了就不要了,你就会失去很多训练的机会。

我们要把点滴的机会留给孩子,要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慢慢地去引导孩子做每一个动作,去完成孩子提出来的每一个要求。 北大医疗脑健康:http://www.pkucarenjk.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