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未来的独立生活啦|自闭症孩子自理能力训练技巧

标签:
自闭症康复方法育儿儿童自闭症/孤独症健康嗨小保 |
01.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1、 生活自理能力是决定人能否独立地生存于环境中的基本条件。
2、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 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善。
02.自理能力的基本技能与条件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进食、更衣、洗漱、如厕、清洁等基本的生活技能。其中含纳了儿童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以及思维与想象的发育。能力培养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也是认知发育的过程。
1、 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运动技能
主要是由双上肢、双手和手眼协调来完成。
例如:
功能上:正常小婴儿从出生后4、5个月,能够大把抓握放于手中的玩具。以后随年龄的生长,逐渐学会用拇他指、拇食指取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8/5260b8d8f4f2410ead5ddd02d7c0652d.png
认知上:在6个月的婴儿学会双手抱住奶瓶喝奶时,就开始对“奶瓶”的形状、功能与小儿自己的需求有机的联在一起。当再出现需求,看到奶瓶时,“记忆”重现,发出声音或肢体信息,以求得到满足。
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儿童在向外界环境⁄事物学习的过程。利用感官获得的信息,理解事物的本质、用途、(空间、时间)与自己需求的关系等。其中含有注意、记忆以及思维发育。
2、 养育环境是培养自理能力的外部条件
给孩子提供在生活情景中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对培养其自理能力十分重要。从中还可以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03.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
1、 影响孤独症儿童自理能力发展因素:
(1) 儿童运动发育(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迟缓
(2) 家长注重儿童言语发育和异常行为的问题
2、 自理能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3、 训练内容:
(1) 粗大运动——
力量性:单侧和双侧下肢的负重、双上肢承重
稳定性:踩足印行走、跳跃、蹲位至站立
协调性:手膝位爬行、拍球行走
平衡:斜板站立、平衡木、抱桶与大陀螺
(2) 精细运动——
抓握:木钉、球、勺子、筷子
捏取:积木、玻璃球、
手眼协调:双手推球、双手拼插、拧瓶盖
4、 训练的方式:
(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8/f80522072f4f47ba827d91e0a2816bd7.png
(2)
从游戏延伸至实际生活中,步骤:持勺进食——与成人对面端坐位、吸引其注意,成人说“用勺吃饭”时(提示),缓慢用勺盛起碗中饭放至口中(示范)。然后(辅助)让其拿住勺子,从碗中舀起饭,送至口中(重复提示)。逐渐减少对孩子的辅助,完成动作予以鼓励(正反馈)。坚持要求,养成习惯。
入厕的技巧:
对不同年龄的儿童,也可将入厕与清洁的过程逐步以图片的形式进行视 觉提醒,协助完成。
更衣的训练步骤:
(1)模拟更衣游戏
(2)将一侧袖子穿好。展开另一侧衣袖,指令“穿衣服”
(3)如不能自主完成,需辅助;逐步完成动作,言语表扬
(4)辅助双手身体前整理衣服。逐渐减少辅助,反复练习其自己完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8/85da6f36ebd84662a7c74bdda2bace8a.png
在做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中,除了让儿童听懂指令,逐步学会自己动手以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所见到的物品进行大小、多少、长短、颜色、用途等知识的学习,将教室里学习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我们和每一个家长共同努力,尽可能使这些儿童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为独立生存于社会中打下基础。
多样化的居家小游戏不仅可以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还可以帮助我们用最少的工具,在居家环境下进行多领域的有效干预。
北大医疗脑健康:http://www.pkucarenj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