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师电台:教了几天以后,孩子却没有一点进步,家长们应该如何去做?

标签: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教育育儿自闭症家庭干预自闭症治疗方法 |
来自贾老师的叮嘱:让自闭症儿学会独立生活,就是这么轻松!
贾老师电台第一期完美落幕啦!从3月16日到4月5日,在这短短21天的时间里,我们共带来了15节关于宝贝“一日生活”的知识点分享,15堂孤独症科普讲座,21篇有声绘本,26个居家小游戏,开展了3147次在线答疑,进行3场120分钟的贾老师电话连线,覆盖人群超过了2263个孤独症家庭!
有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见证数千名宝贝的成长,离不开各位学霸爸妈的用心聆听和满满的行动力,感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是第一期的结课典礼,贾老师想跟大家再叮嘱几句~
1.一期课程回顾
很多家长都觉得“干预”很难,专家们、康复师们总是叮嘱“要将干预融入到生活当中”。可是,到底如何将干预与生活相结合,对于大家来说仍旧一头雾水……
参与《贾老师电台》第一期的家长们说,“在这之前从未想过,孩子的一日生活,竟然能衍生出这么多训练。原来,有效的训练确实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干预,真的可以这么简单!”
接下来,让我们对第一期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08/b1bc96a62a0c4258b8ddfed4a4b2078c.JPG
2.《贾老师叮嘱》
各位家长大家好,这里是贾老师电台,我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贾美香医师。
我们已经花了21天,为各位家长简单分享孩子的一日生活:从孩子早晨一睁眼,一直到孩子晚上睡觉。
很多家长都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教了几天以后,孩子却没有一点点进步,或者说没有一点点收获,家长往往就会灰心。另外,有些家长会怪孩子太笨,他们有时候会指责孩子:“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你将来还会干什么?”同时,训练遇到困难的时候,家庭成员之间也很容易产生矛盾,而孩子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不太配合……
那么,当我们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家长们应该如何去做?
注重数据记录:
一直以来,我没有强调在训练过程中,家长要做记录,但这其实是我们在给孩子训练当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这件事情你怎么教的?你教了多少次?每天是如何教的?你都得做好记录。
如果将来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解决不了,不得不请教专业人员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记录给他们看,因为我们有数据的提示:我们日常是怎么教孩子的?训练的时长?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不会?孩子当时是什么表现?什么反应?
当家长把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以后,专业人员就能很好地去分析,分析到每个点上,就能帮助我们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为分析”。
不过,我们千万不能抱着这种心态与老师沟通:“老师,不论我教他睡觉还是吃饭,他都学不会。”如果你直接把这种结论推给专业人员,他们是很难给予你解答的,而且回答的也一定是你不满意的,因为他们没办法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我们希望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做记录。家长们可以简单地记录,最好是既有文字也有录像,当孩子有不配合的情况时,专业人员会拿过来帮助分析。
坚持+平常心:
当然,关于“一日生活”,虽然我们每天只给大家分享某一点,讲的也很简单,但大家做起来一定是很难的,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孩子。但是如果大家都做了,而且是每天能够坚持,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定有一份收获!因为我们的孩子不至于笨到什么都学不会。当他学不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持平常的心态,不要操之过急。
另外,不要去指责孩子,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说孩子笨、傻,这些话一定不要出现,尽可能多的出现鼓励的语言,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你已经做对了”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赋予强化物。当然,强化物的选择和使用,接下来可能我们还要一一的去给大家具体的讲一些操作的流程、操作的技能,包括操作的一些方法。
希望我能实实在在地帮到每个家长、每个孩子,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有所收获,也让我们的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那种快乐,能够看到孩子的进步,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这些课可能大家,就能够有所值、有所用、有所学、有所收获。
第二期《贾老师电台》,不仅仅教孩子如何生活,更将“立规矩”、“养习惯”、“懂配合”贯穿到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孩子“不听话”、“不会做”、“不愿意做”的问题,让孩子学会“听妈妈的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08/00c3fbaa86f34db182936727d0f10b77.JPG
北大医疗脑健康:http://www.pkucarenj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