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闭症康复|家长如何选择干预方式?什么干预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

(2020-02-21 10:36:30)
标签:

健康

教育

育儿

自闭症干预方法

孤独症干预治疗方法

当我们得知孩子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家长们常常会经历非常不安,也很有压力的一个阶段。

在这段时间中,家长可能会看到非常多的信息,也在不断积极寻找能帮助到孩子的干预治疗方式,在其中可能会经历充满希望和沮丧,当中更多的是不安和迷茫。

当然,最终我们都希望看到的是,孩子能够得到有效的干预,有了进步和成长。孩子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觉得之前不管之前付出了多大努力和艰辛都是值得的。

也会有家长很久都处在不安的阶段,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干预方式。经过数据统计,很多家长会尝试多种干预方式,或者同时进行多种干预、治疗,因此家长和孩子都会非常疲惫。

有家长表示“当我知道一种新的治疗干预方式,没有给孩子试一试我就不踏实,觉得这样自己就不是尽责的家长”。这样也往往让我们选择干预的过程变得更加漫长曲折。

作为曾在不同类型干预机构工作过的心理工作者,在我刚看到许多不同的干预方式后也产生过困惑,作为家长该如何选择孩子的干预呢?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对于不同干预类型的了解梳理,和国内外专家意见,我站在家长家庭的角度进行了总结:

在选择干预时考虑哪些因素,怎样的干预方式更靠谱,希望可以让家长们的探索之路变得更简单轻松。

适合孩子的情况和需求

不管一种治疗或干预方式的介绍,推荐再诱人,给出多么好的承诺,我们在开始前都要先看看是不是适合我们自己的孩子。

所以建议家长们在一开始选择干预方式时,可以先咨询给我们做检查或诊断的医生,因为他们往往对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想要调整或者增加新的干预治疗方式前,也需要咨询医生专业人员进行复查。尤其是任何的饮食、药物或是生理性治疗,需要更加慎重。

目前对于孤独症,是没有适合所有孩子的通用药物或治疗方式的。

专业人员需要通过评估来根据孩子情况、需求来制定干预计划,这些评估通常包括:自由玩耍互动观察的时间;一些领域的发展性评估;言语-语言能力评估;家长访谈;当前行为的评估以及自理能力、适应性能力的评估观察。

例如,当孩子还无法安坐,有一些哭闹,踢打,自伤行为,干预计划会首先更针对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再开始其他技能学习。

当孩子的一些自理技能,使用勺子,穿衣需要帮助时,在考虑孩子社交言语的同时,也设立目标教授孩子自理技能。

很多家长也观察到了,每个有孤独症情况的孩子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人不对孩子进行任何评估,不了解孩子具体情况,就承诺“治好”并给出治疗方式时,我们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观测记录和具体训练目标

当孩子根据评估有了干预计划,孩子开始训练了。家长们会有新的担忧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要学这些教学训练目标?这些目标为什么重要?我的孩子有没有进步?孩子进步在哪方面?进步大吗?

一个好的干预计划应该能解答家长们的这些疑问。

在制定干预计划和训练目标时,家长可以了解训练目标的意义,以及是如何进行训练、进步的。有的干预项目,家长在制定目标时会进行参与,与康复师沟通训练目标,补充自己的想法。

有了具体的目标,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学习进步了。很多干预项目也会跟家长更新目标完成的进度,让家长知道孩子进步了多少,以及如果出现了困难是怎样去解决的。

这样家长们在孩子干预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放心。

持续稳定、较密集地进行

经过研究和验证,许多干预方式的需要一定的时长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早期密集干预(Early Intens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EIBI)每周需要的时长是25到40小时。

在任何干预的初期,孩子也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所以一般的干预是3个月以上的。往往孩子在前三个月经过适应期,开始了解教学环境,可以更好地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的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根据测评时效,通常需要再次测评,来确定孩子情况,更新训练目标,甚至可能调整干预方式。

孩子的干预和学习教育一样是随着情况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长期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坚持参与。中间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刚开始的不熟悉环境,一秒都不想和爸爸妈妈分开,或碰到孩子身体不舒服,好久没办法训练,这些我们都需要在训练中和康复师沟通,处理的。

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及注意尽量不随意中断干预,或者因为不确定想等等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干预很难有效果。

在干预中,除了在机构或者教室内和康复师一起训练,家长,家人或者同龄人们也都被鼓励参与到干预过程中来。

这样的话碰到一些突发情况,孩子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帮助维持干预效果,所以需要家长、家人对于干预方式一定的了解学习,愿意配合。

同时,家长在干预中还需要接送孩子、支付干预费用等,是需要很多的时间、经济和精力投入的。

家长们在开始某一种方式的训练前需要了解情况,做好坚持的准备,并考虑孩子的干预可以什么样的形式持续进行,包括干预的费用问题。

现在干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也价格各异,费用也是我们选择干预的重要参考因素。

作为长期持续的干预,家长们要避免盲目认可“贵的就是好的”,用高考冲刺的心态着急让孩子学较短的一段时间然后就停下来。

而是要考虑什么样形式的干预,投入精力和费用,是可以家长家庭可以平衡较长一段时间的,并在结束一个阶段后可以用怎样的形式维持孩子学会的技能,并且持续进步。

孩子和家长对于干预的感受

家长、家庭以及孩子对于干预的感受也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家长更接受一种干预方式,更愿意配合,能够很好的参与到干预当中,会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可以帮助孩子把学到的技能,泛化到生活当中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人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技能。

同样的,当孩子渐渐理解和适应干预,也可以更加投入地学习玩耍,更有动机来参与训练。

这些都涉及到家长在孩子干预中有没有建立信任感,信心和良好的沟通,所以在干预过程中多了解、多交流来建立信心和信任。

关于A-IFSP-ASD

什么是A-IFSP-ASD ?

A-IFSP-ASD是基于ABA原理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适用于由家长来操作的家庭干预计划。

在专业康复师的远程ABA专业督导下,配合根据儿童能力专门为儿童量身制定的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干预计划,让家长更加高效的给孩子进行居家干预,提升孩子各个领域的技能,弥补因特殊时期不能到机构干预的需求。

坚定选择的5大理由

1. 深度的服务理念—延续!

本计划延续机构干预的深度服务,是【踏踏实实有效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不做项目推广,更不打公益牌。

2. 更具个别化的训练计划—遵从科学!

针对新客户,您不必担忧计划设定问题,因为我们准备了专业的能力水平评估,可以针对性给予孩子和您居家训练指导,达成目标。

3. 更成熟的服务体系—不在孩子身上做试验!

本服务已在园开设了很久,经过BCBA等多番推敲打磨,且康复师居家干预指导的实践经验丰富。

4. 更密集的康复师指导—每天!

每天1次,每次1课时,根据家长和孩子的需求来追踪服务。 

5. 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希望您成为更专业的家长!

孩子一定是本计划的中心,但我们同样关注如何教会家长,提升家长家居干预的信心和能力,因为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机构,只有您更专业,孩子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北大医疗脑健康:http://www.pkucarenjk.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