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桌论坛丨学前融合教育不是简单“混合”

(2019-12-27 13:03:27)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育儿

自闭症

日前,“2019年首届学前特殊教育融合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科研专家、儿童康复从业者、融合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学前融合教育的创新模式输出、教师队伍建设、特殊需要儿童融合策略、幼儿园教学管理等一系列主题展开了深入分享和可行性探讨。会上,专家指出,学前融合教育不是“混合”,需要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支撑、科学的融合。

此次会议由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和北大医疗脑健康联合主办。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介绍,孤独症等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教育成长,需要交叉学科的努力,需要医学与教育权威机构的支持,更需要融合幼儿园等机构的专业特教教师参与,但是目前人才的缺口巨大,人才培养的路径也需要完善。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贾美香教授针对“中国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概况”进行了专业分享。她提出,学前融合教育不是“混合”,不是特殊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在一起就叫融合了,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支撑、科学的融合安排和创造一个适合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因此,教育体系里就不能缺少医学、特教的知识。只有具备专业知识,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融合策略。

《北京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学前三年基本教育康复服务应覆盖北京市所有3~6岁特殊儿童。想要做好融合教育,幼儿园的融合模式十分关键。北大医学部幼儿园践行融合教育已经超过10年,幼儿园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宗旨下,已经帮助了近600名轻度孤独症儿童,接待了近千个孤独症儿童家庭,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会上,专家们从融合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师资培养,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的能力摸底、言语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策略、家园社共育、孤独症及多动症的国际诊疗进展等方面对现场近百名学员进行了专业培训。为帮助与会者更好的理解、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研讨会特安排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参访活动,并从学前特殊教育中关于幼儿园发展建设的方向与园区管理、个案总结分享等维度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的融合教育模式进行了剖析解密。

北大医疗脑健康:http://www.pkucarenjk.com/

(文/本报首席记者 郑祖伟;图片来源:会议主办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