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案例
标签:
教育 |
《认识周长》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会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多媒体课件、绳子、三角形、长方形、圆形;
学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绳子、尺子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多媒体展示以下几个动画场景
二、操作实践,感悟新知
1、摸一摸
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周长和课桌面的周长
2、描一描
①用彩笔描出这几个学具的轮廓(红领巾、国旗、钟面的学具)
②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
3、想一想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这3幅图,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周长”究竟是指什么?
4、议一议
①4人小组讨论:什么是周长?
②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5、找一找
找一找身边一些物体表面的周长
6、比一比,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下面的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A有
三、动手探究,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物体,量出它表面的周长,并填好下表。
|
物体 |
周长(厘米) |
|
|
|
|
|
|
|
|
|
学习要求:①小组合作,四种学具中选择一个;
2、汇报:你测量了什么?你是怎么测量的?
3、小结:直的边可以直接用尺量
曲的边可以用绳子先围一围,再量绳子的长度或者直接用卷尺量
特殊的可以用“滚”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应用提高。
1、学生说说应用周长的生活实例。
2、教师展示实例。
3、判断题:(答题卡)
①
②
学生每人都有√、X的按钮,我先让学生用按钮选出心中的答案,然后,我再利用“多媒体”的“选人功能”进行随机选人汇报答案,说说他判断得“√”还是“X”,再说说为什么,然后用“ 答题分析”功能,图文并茂地把答案展示给学生,最后利用班班通平台的“汇总功能”看看有多少人答对了,多少人答错了,及时地知道孩子们的掌握情况。
4、下面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答题卡)
A 1+3=4(分米)
学生每人都有A、B、C的按钮,我先让学生用按钮选出心中的答案,然后,我再利用“多媒体”的“选人功能”进行随机选人汇报答案,说说他选了哪个答案,再说说为什么,再利用班班通平台的“汇总功能”看看有多少人答对了,多少人答错了,及时地了解班上同学的答题情况,通过多媒体还可以知道谁做对了,谁做错了。
五、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今天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两张已经做好相框的照片,让学生选择一张最喜欢的照片,结合周长知识,为它设计一个精美的相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