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随笔

(2022-12-02 12:03:45)

 从小到大,在我充当学生的这些年里,我始终受到一种“学生就是应该活泼开朗”的观点的灌输和引导。在一些教育者眼中,似乎只有喜欢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才是心理积极,健康向上的孩子。十多年来,我不止一次地见到某些内向的同学被批评“反应迟钝”、“不够积极”但却难有任何改观,其表现和态度在批评后反而多有下降。对于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困惑,我接手了高一三班。

    一三班的学生,良莠不齐又充满个性。其中不乏活跃者,但也不缺少安静的内向学生。女生中的L同学和男生中的S同学就是典型代表。L同学由于是外地依据苏州就读且家境困难,平时总是寡言少语,罕见笑容。但是, 我观察到L同学平时自我要求严格,学习极为努力,值日态度亦是无可挑剔。考虑到她的内向可能和家庭环境有关,我硬生生止住了要“开导”她多融入交流的想法,决定静观其变,仅仅在学习上多加鼓励。半个多学期以来,L同学成绩上名列前茅,我也打消了任何让她“改变”的想法。

    S同学在一般人眼里,可能是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他没有出众的成绩,日常交流却显得异常困难。哪怕是在运动会或者秋游的场合,他也是孤独一人在那里看书或者独处。最糟糕的是,上课提问或者课后辅导,他仍然惜字如金。对于S,我数次想要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但在与其父母交流后得知,S从小到大都不喜欢讲话,家人也难让其开口。我不得不因材施教,书面辅导为主,尽可能避免无效的口头交流。让人宽慰的是,不善言辞的S做事踏实,学习专注,同样在期中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按照道德和纪律约束自己,“活泼”与否真的完全不重要。在分秒必争的时间下,沉默寡言,善于思考反而能对于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