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基于统编教材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9-08-11 15:32:27)龙林中心小学 苏培婷
本学期与一位学生家长交谈孩子的学习时,说到看图写话,她感到很诧异孩子怎么会用上一些不常见的好词,后来她从孩子那里得知是从书里看到。这也让我得到了不一样的启发——课外阅读对他们的影响是无形的。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直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也是在告诉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分内事。以下是从趣味性和方法性两个角度探寻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儿童是否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低年级的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读书的意义,强迫学生读书的效果远远不如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课外阅读的指导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读物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兴趣。在读物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兼顾读物的丰富性、可读性的和趣味性。一年级上学期阅读绘本,由于这个阶段学生认识的字十分有限,他们更乐于看插图,因此我们根据一年级推荐书单统一购买绘本。《老鼠娶新娘》《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等都是他们喜爱的。每次午读课之前的20分钟和午读课上,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去借书,和前后桌一起讨论。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年段推荐了《小巴掌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童话故事。这些故事学生们耳熟能详,很自然地激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2.阅读的过程是有趣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读书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和灵活多变的读书形式,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以活动促进阅读,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指导学生读童谣时,我注重朗读方式的变化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朗读童谣《谁会飞》时,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看图读,表演读,互相问答读。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
3.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表达,阅读课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感知人物形象,指导学生主动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在与同伴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一次在少年宫绘本课上,与学生共读《故障鸟》这本绘本,说到这只故障鸟的遭遇其实与丑小鸭有点像。这时候,本来我想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结果好几个小朋友很激动地举手了。我顺势让他们来讲,讲不完整的请其他人来补充。我发现孩子们在分享的故事的时候,他们身上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是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能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上好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低年级儿童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学生拿到一本课外书就读,到底要读什么,怎么读,需要教师从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指导。
1.
一年级的学生首先是认识课外书,二年级的学生提倡认识整本书,读整本书。为此,课堂上借助投影教会学生认识书的封面,从封面上的文字获取作者及出版社的信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作者简介,认识作者。再指导学生认识书本目录,知道目录的作用,能准确借助目录找到故事对应的页码,并让学生根据目录猜猜故事的内容,学生兴趣很高,对书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1)猜一猜,读一读。首先指导学生读书目,根据书目的名字猜想书本的内容,再让学生读书的内容,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想去读书,有利于边读边想,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猜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边读边想。指导学生读《天啊!错啦!》这本书时,让学生大胆猜一猜,谁做错了什么?学生们能根据封面大胆猜想,然后带着自己的猜想去阅读,每一个同学都读得津津有味。那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
(2)读一读,想一想。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初读时主要集中如何认字,只能停留在对内容的初步感知上,缺少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准确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感知人物形象,触动学生的心灵。指导学生读《小老鼠的魔法书》这本绘本时,提问:小老鼠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学生有的一时间无法找全,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提取基本信息能力的训练。
(3)想一想,说一说。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要引导学生想一想,从读物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增长了哪些知识……指导学生读《故障鸟》这本绘本时,让学生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遇到困难,我们要坚持下去。有的说故障鸟虽然只有一只翅膀,但是他依然很自信,我要向他学习。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充分思考,享受阅读带来的收获体验。
3.做好“两个结合”。首先强调文字和拼音相结合。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所读的书籍多是拼音读物,对拼音的依赖使得部分学生只看拼音不看文字,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阅读时我们强调文字和拼音相结合。其次,插图和文字相结合。低年级读物大多是图文并茂,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理解内容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好阅读。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阅读。
为鼓励学生爱读书,乐读书,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很多老师将阅读存折引入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阅读存折是每位同学把自己读的书像存款一样储存在“阅读银行”里,然后把阅读时间、书本名称、存入的金额等信息记录在“阅读存折”上。阅读存折要由家长或老师同孩子一起共同填写。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在阅读存折上为他存入对应的积分,积分累计到相应的分值,可以为他们兑换阅读章和小奖品,学期末会根据学生的积分,评选“读书小明星”并予以表彰。通过定期的交流评比,促进了学生多阅读,勤积累,达到课外阅读的长期性。
总之,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是我们教学的新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积累经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习得读书方法,引领他们走进书的海洋,找到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