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登尼玛冰川,对于绝对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它位于岗巴县境内与锡金接壤处,海拔5400米。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朝着这个为数不多的可以近距离观看的冰川出发。从岗巴县城一路西南行驶约五十余公里便到了曲登尼玛寺,在边防检查站办理手续后继续前行,司机说,如果每年来西藏旅游的有500万人,到过阿里的只有50万人,而到过曲登尼玛冰川的只有500人。这里鲜有游人,平时除了边警巡逻外几乎无人踏足。



由曲登尼玛寺走三四公里路,在山腰处一股清澈的泉水流淌而下,四周挂着五色经幡,远远看去更像一个神圣的朝佛之地。附近的藏民们拖家带口,驾着拖拉机,带着水桶来到湖泊下享受着露天泉眼带来的“神水”。传说泉水是莲花生看到人间疾病太多,便在曲登尼玛山腰用手杖捅出这眼泉眼,是赐给人类医治百病的甘露。神泉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在木桥的周围及上面都挂满了经幡和哈达。从神泉到冰川的路上游人更少,但前来转湖、许愿、观相的信徒却不少。走在狭窄的山路上和他们擦肩而过,彼此之间都会点头示意,口中还会念着“扎西德扎勒”。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无声交流,感觉更象是一种仪式,虽不认识但已经互不陌生,彼此间还有一份温暖和亲切。



曲登尼玛寺的背后,四条雄伟的山脊之间夹持出了三方碧水,即叫金、银、铜的三个湖,它们分别在冰川的东、西、南三个方向上。金湖叫东圣湖,银湖叫西圣湖。东圣湖和西圣湖就是闻名遐迩的曲登尼玛观相湖,冰碛湖散发着静谧而寒冷的气息,蓝得十分纯粹。据说,有缘之人在湖边静坐,心无杂念之中,可以从碧蓝的湖水中看到自己来世的显影。环曲登尼玛湖边的石块走到湖岸的对面,便可抵达曲登尼玛冰川。曲登尼玛冰川体量并不大,但它十分精致,高耸在视线最高点的是雪峰山尖,北坡雪线之上是粒雪盆,两侧脊刃之间是冰斗,冰川盘亘其间,海拔落差好几百米,冰舌末梢有着明显的断裂面,暴露出冰川年轮的纹理。



去曲登尼玛冰川的路并不好走,想要到达冰川,必须先绕过冰碛湖,无论是东圣湖还是西圣湖,湖左边的岩屑坡都非常陡峭,无路可走,湖右边的山势稍缓,贴着湖边勉强可以走。走上冰封的湖面,无论你是选择拍一组美照,还是来一次惊险刺激的冰上滑行,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曲登尼玛冰川拥有着不属于其他地方的蓝冰景观,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幽蓝色、翡翠色的极寒之美。冰体坍塌或者冰裂缝滑坠的危险无处不在,只有当你亲自接触到这浩瀚连绵的巨大冰体,才会由衷感慨大自然造物主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徒步前往东圣湖,从停车场步行二十分钟就能走到湖边,而冰川就躺在直线距离一公里的南边。我几乎是走几步就要大口喘气,神泉处的海拔5100米,冰川湖边海拔5500米,虽只是400米之差,但要翻越好几个山坡,对我来说是有难处的,也是一次身体和心灵的考验。曲登尼玛冰川湖的道路没有硬化,完全是人走多了自然形成。道路窄小,蜿蜒曲折,高低起伏,周围群山环抱,乱石林立,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玛尼堆。咬着牙坚持走到冰川湖的尽头,湖的对面是洁白如玉的冰川,冰川的后面是巍然耸立的雪山,湖边风化的岩石如一座神塔守护着这一方圣水。湖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块,随着微风缓缓移动;湖水湛蓝,像要把整个世界融化一般。站立湖边如同进入一片圣境,让人有种恍惚之感,若不是湖边挂着的经幡和堆积的玛尼堆,真还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是冷酷的仙境,天地间的大美景色形成巨大的反差,但这里的人们却有着温暖而明媚的清澈灵魂,这样一处遐方绝域,却拥有着延绵不绝的蓝色冰川和无涯苍茫的砂砾,在高原烈日的炙烤和风沙的侵蚀下,守望千年的白色佛塔永恒地矗立在土路边上,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信众的顶礼膜拜,传承着这片土地的信仰和虔诚,湖面上漂浮着未融化的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冰块。湖边堆砌着林立的玛尼石堆,飘扬的经幡在寒风中摇曳飞扬,仿佛进入一个纯净澄澈的神之国度。



我小心翼翼地站在一座冰山边缘,回望来时的路,冰川尽头是乳蓝色的圣湖,而雪山的方向,这一道坚不可摧的冰雪长城一直绵延到山体高处的粒雪盆。远看洁白光滑的冰面,表层都是粒雪冰,密度低呈白色,因为风化和水蚀的作用形成细细密密的冰棱,尖锐如针,很容易划破手指。而冰川表层下边,经过充分挤压和重结晶的冰川冰才真正彰显极寒之美;那些幽蓝色翡翠色冰洞,冰隧道和冰裂缝让人着迷,千万年来她们就在这里孤独地熠熠生辉。我遇到两处冰裂缝,在阳光下半透明的色彩光泽都很纯粹,简直美得让人不敢靠近,生怕玷污了这份圣洁。其实可以在冰川上走得更深一点,但这样比较冒险,冰体坍塌或者冰裂缝滑坠的危险无处不在,我拍照的时候,也不敢靠近冰墙边缘,冰体时不时传来冰块挤压的隆隆声让人心惊胆战。



喜马拉雅山麓东段中段的雪山,或许曾经在一些游记里读到过它们的名字,或者看见过它们的照片,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走过一段旅行,这些雪山已经和我生命里一段时光交织在一起,每当回想起这些雪山的身影,同样翻出来的,还有当时灼热的阳光炙烤脸庞的感觉,印度洋暖湿气流穿过岗巴缺口的风吹拂在耳畔的声响,嘴唇的干燥肚子里的饥肠辘辘,身体的微微疲乏,还有精神的无比舒缓。当这一切感官都跟随回忆的视角牵动起每一处神经末梢,所有走过的路途遥遥,也就在这方寸时光里鲜活起来。
2021年8月脱稿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