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兰县巴嘎乡塔尔钦镇,是离神山冈仁波齐最近的村庄,也是转山信徒和游客的必经之地。这个颇为繁荣的小镇里散布着数十排整齐划一、砖木结构的藏式民房,随处可见酒店与宾馆的招牌,星罗棋布的小商店,各种肤色的行人、游客络绎不绝,站在街头可以观赏到神山掩映在层层山丘之上巍峨挺拔的身姿。我在酒店老板的帮助下,找了一位当地熟悉转山路况的藏族背夫,帮我背摄影器材,还可以指路。



凌晨五点,天还不亮,室外的寒气像针扎般袭人,我们已经收拾好行装出发了。整个转山的路程约五十公里,海拔在4800至5700米,计划用两天时间完成。第一天必须赶到海拔5080米的止热寺宿营点,这是我徒步从来都没到达过的高度,为了有更充裕的时间调配,必须提早出发。峡谷里的路高低起伏,四周是粗砺的砂砾,狂肆的风里带着细小的雪粒,空气稀薄,气喘不已,明显能感觉到海拔带来的不适。不过每翻上一个山坡都能得到一个比想象中更美的画面,还能埋怨什么。冈仁波齐矗立在路前方的高处,升起的太阳已经把它的朝东面亮起了金色,对于转山的人来说,这就是最美好的清晨。



塔尔钦镇到曲古寺大约八公里,这一段路并不是很难走,海拔提升不高,我大口喘气,步履艰难。转山的人不多,偶尔有一些当地人与我们擦肩而过,微笑点头示意,而后不久就消失在我视线的尽头。峡谷里景色单一,烈日下,人困马乏,自然少了拍照的欲望。在经幡猎猎的山口,遥望冈仁波齐凛然的雪峰,看到神山雄姿从近处的山丘中逐渐显露出来,并且越来越高大。爬到山坡顶部,五颜六色的经幡簇拥着二个佛塔,背夫说我们来到经幡广场了,一个半小时走了六公路,高海拔缺氧,每一步都不容易。经幡广场距离曲古寺只有二公里,没走多远,遇到几个身着藏袍的藏民,他们一边双手合什高举过头,走一步,双手合什到面前,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如此反复,三步一叩,走在这寂寥的圣路上,不慌不忙,淡定从容是那么坚定,没有一丝犹疑,我被震憾了。



拉龙曲河谷东岸是神山底部巨大的砂石岩,泛着深红色、土褐色,透出沧桑之感。河谷西岸的半山腰上则是曲古寺,也称哲日普寺、哲热普寺。翻上一个山坡,眼下出现的是一片乱石阵落,大约行走六公里,路边出现了休息的帐篷补给点,路过时也不用藏民招揽,钻了进去。补给点饮用水和食品,酥油茶、茶叶蛋、八宝粥、方便面应有尽有。当然,你不能太挑剔、太小资。补给点距离止热寺还有六公里,沿着拉曲河上上下下,大概四个小时,早早到了止热寺对面的营地。止热寺是转山路上的重要驿站,位于神山的正北面,是路线中距离神山最近的位置,也是拍摄神山背面的最佳位置。由于道路条件和食宿条件的改善,我感觉转山的第一天没有想象的那么艰苦,第一晚住宿止热寺希夏邦马宾馆。



第二天,天光刚搭上帐蓬顶,背夫吆喝起来赶路,今天要翻越卓玛拉山口经祖楚寺(仲哲普寺)返回塔钦,路更陡峭,更艰难。满天的星星正悄悄隐匿,除了远处的高山上还可偶尔看到积雪,路上的沙土也如空气般干燥,全是上坡,路一直往山上蛇一样爬行,看不到尽头,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这简直是对人的磨炼与考验。每走几十米,就想坐下来休息一下。迎面遇见从山那边转过来的藏民,他们虽然长途跋涉,但从他们身上一点也觅不到疲惫,也看不到朝圣后的悲喜,只见他们远远而来,又渐次远去,仿佛对我这样路人视而不见。慢慢从冈仁波齐北面绕到它的东面,环绕着神山的路边,有着巨大的玛尼石刻和祈福的堆石。



从这里开始,路越走越艰难,要往海拔最高处慢慢进发了,一路异常疲累,已不想开口说话,只能默默赶路。卓玛拉山口半山腰下一个有不知名的小湖,可能是山上的冰川水和雪水融化而成的,从高处望下,一汪碧绿如玉的湖水映入眼帘,远处的神山倒影在湖水中。看到美丽的景象,我似乎突然有了力气,走到湖边欣赏这难得的美景。就在我抓紧拍照的时候,碰到的一个尼泊尔人也到了湖边,他居然用矿泉水瓶子灌水喝。看来,这确实也是一个圣湖。我微笑的着示意为他拍张照片,他欣然同意,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



越往上坡越陡,走走停停,连站着说话都气促,快接近垭口的时候,简直像肺气肿病人,呼吸就快衰竭,几乎是走一步停三步。我们在慢慢接近卓玛拉山顶,路边耸立着一块磐石,一些后来居上的藏胞站在石头前虔诚地跪下,一遍一遍地洗手摩脸,仿佛为自己一生所犯的罪孽忏悔。他们的神态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至纯至净。垭口上满是各色经幡,蓝白红绿黄,五彩缤纷,这里是经幡的海洋。山上除了经幡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但我心里却是幸福满满,无比充实。转山的路对于摄影人来说,看点集中在卓玛拉垭口一段,冈仁波齐一直在你的前面或旁边,时间光线正好合适,爬上垭口,看到了神山的整个面貌。



攀爬到卓玛拉山口,来到冈仁波齐面前,我已经是风尘仆仆满身疲惫,完成心愿的激动和喜悦,无以言表。金字塔般的冈仁波齐静卧在巴噶平原,仿佛飘在云端,日落前金灿灿的光芒投射在神山上,呈现出壮观又绝美的景象,觉得再多辛苦也值得。当沿着千百年来无数人踏过的转山小道从神山的脚下走过时,有一种在历史中游荡的感觉,心中那种满足感更是无法形容。如果遵循转山的原意,我更多还是带着对地域好奇的游客属性。翻越了卓玛拉山口,剩下的路虽然依旧艰险,但在经验丰富的背夫带领下,顺利地通过了最危险的路段,天黑之前到达了塔尔钦镇。
2021年7月脱稿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