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2021-06-04 08:08:08)
标签:

风景

摄影

写景

游记

分类: 旅行影迹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车子翻越红拉山口,顺坡直下,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相接的芒康县东西两岸呼啸而过,从昌都到八宿应该习惯了各种颠簸,然而在去往盐井的路上,还是有些惊悸,各种急速弯道一个接一个;惊魂未定中,江对岸一排排次序井然的木柱子,密密匝匝支撑起来的盐棚将我的眼睛牢牢吸住,这些层次分明的木质盐棚紧紧贴在澜沧江畔的绛红色崖壁上,仿佛崖壁上修筑的古栈道。过桥沿江往上游走便来到盐井村,滇藏公路G214穿镇而过,美丽的盐田隐匿于澜沧江峡谷深处,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堪称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陡峭的山崖上盐田一排排一层层,一块块相连,由江边一直铺设到三四百米高的山腰上,一块挨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一层高过一层,依山势而建,多达十几层,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小格子在阳光下,质感而迷人。远望层层搭建的盐田,就如一块块镶了框的镜子叠放在天地间,倒影着蓝天白云和山峦,也映照着千年盐田的技艺与传承,近观仿佛空中楼阁,俯视犹如层层梯田。盐井位于江边,用不规则的石块垒砌而成,公共卤水池位于江岸近盐井处;澜沧江右岸也就是西岸的盐田称为红盐,和左岸的白色盐田相比,这边的盐田规模更大,一块块绵延不尽,盐田是红泥砌成,卤水池是碧绿颜色,晒好的盐洁白耀眼,组成了澜沧江边壮丽的景观。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沿陡峭泥泞的小径来到盐田边,盐井热气腾腾,盐田银光闪烁,红白相间,错落有致,与湛蓝的澜沧江水相互映衬,数千块盐田依着河谷山势的大曲线,呈方格棋盘般整齐排列,循着滚滚的澜沧江水铺陈,像天上的调色板一样撒落在这峡谷两岸,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炫目色块。一群身着藏装的妇女用木桶背着盐卤,脚踏陡峭的木梯,一步一步往上跋涉。这些从山腰铺叠而下,又从江边叠层而上的盐田,与女工负重的身影,落互为映衬,人影和倒影成双而动,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清晨时分,盐井里的卤水最为充盈,女工们早早地就带着简单的干粮,赶到盐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山风与阳光在她们脸上过早刻下了岁月的痕迹,超繁的劳动也让她们额头,时时布满汗珠。飘逸的裙裾和腕上一闪一闪的银镯子,让她们负重的形象,显很十分潇洒和写意。她们脸上总是荡漾着知足而充满活力的笑容,雪亮的盐田则像镜子,映照着她们端庄而健朗的美丽。晒盐女工们先要把卤水从井里汲上来,注入盐田,让卤水经过风吹日晒自然结晶。一般情况下,春夏风高日烈,晒盐最多只需一周时间,盐晒好后,盐田里会凝结一层厚厚的结晶盐,用木刮刀轻轻刮拢这层晶体,再装到竹背篓里沥干水分,她们就得到了大自然馈赠的财富。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盐田搭建在江岸的那些木构架上,建筑方法与依山就势的吊脚楼颇为相似,前面架设长柱,后边架设短柱,不同只是每层铺好木板后,还要夯一层泥沙,再用黏土将表面抹得光滑平整,这就是一块块面积约十余平米的盐田了。田与田之间以木栈相通,一层层地自下往上延展,并用独木梯连接,以便人们上下。从远处看它们既像小型梯田,也像显微镜下的金属晶格,更像是一片高低错落的檐廊。盐工们沿着祖先的足迹,在狂呼怒吼的恶劣环境下,勇敢无畏地追求着生活,延续着生命。踩着澜沧江湍急的节奏,跟随背着木桶的盐工在险峻的羊肠小道上而行,不知不觉中融入这奇异且世间独有的景观中。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数千块盐田随着河谷山势,呈方格棋盘般整齐排列,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有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跌宕之美,有的盐田刚倒入盐水,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谱写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旷世恋曲;有的盐田水分已经蒸发,洁白的盐晶映着花红草绿,描摹出迷人的光晕;有的盐田还没来得及倒盐水,裸露着棕红色的台面,一副素面朝天的模样。如今,水泵从地下直接抽出盐卤水,改变了女工们曾经背着水桶从盐井里打水的辛劳历史,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阳光下,微风起,盐田上波光粼粼,盐卤水浇灌到盐田上,期待着阳光和风的蒸发作用,便可在两周内完成一次收获。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平房式的盐田顶上铺盖着一道道红色晒盐坝,那些阡陌成片、闪闪发光的红泥土盐田上还有白色的结晶。盐田下方有数根木头支柱,每根盐柱支撑着盐田,临空挑出,上铺圆木,涂抹红土。走在盐田之上,没有任何颠簸或摇晃。而支架下方,吊着许多由上面盐滴形成的盐柱。穿行于盐棚内密密的立柱之间,长长的钟乳状的盐条,如同喀斯特溶洞钟乳石般的盐钟乳,又是一种扑朔迷离,给人于无法想象的惊奇的感受。远远望去,就如同寒冬结成的冰凌,真有时空错乱之感。走在盐棚下面,到处悬挂钟乳晶盐,仿佛进入水晶宫的世界,抚摸着浸透了卤水的原木,再看那雪白晶莹的盐挂,底部都有迟迟也不滴落的盐水,掰一根下来送到嘴里,真是齁死人了。盐田底部滴下的卤水冻了成一道道冰溜,冰溜下是卤水池,一片片盐田之间以简易栈道相连,走在下面不得不弓着腰,像猫一样警惕行走,注意脚下的路,也得堤防脑门别撞上钟乳石一样的盐条。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圣地孤旅(二十八)洒落在澜沧江畔的古盐田


        站在高高的盐田上,看见对面江水浸泡、风吹日晒的盐田木支柱,不少坍塌的盐田,旁边放置着新的木桩,准备重新搭建。有的盐棚摇摇欲坠,有的被泥石流冲毁,可能已无法再修复使用,也许不久的将来,古老的盐井盐田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心中难免有惋惜之感。


20215月脱稿于昌都通泰大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