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的藏东南,虽已立夏,依然清寒,多情的玉曲河一路缠缠绵绵将我送至邦达草原,方才挥雨如泪并夹杂着飞舞的雪花依依惜别。车出邦达镇二十公里到达七十二拐,就要开始翻越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上空阴云密布,雪花纷扬,垭口顶端是风化的土黄色沉积岩层,裸露在外的喀斯特石灰岩,业拉山天门洞象一座巍峨的天然城堡,峥嵘突兀。过垭口前行一公里便是闻名天下的怒江七十二拐,又称九十九拐、一百零八拐,但具体有多少弯多少拐,从来就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业拉山阴云密布,雾气氤氲,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悬在车窗前,经过限速检测站,领取一张限速条,签字后进入七十二拐。蜿蜒曲折的路道,从山脚下一直盘绕着伸向山顶,从车窗探出头去张望,有种车在云峰,无处寻觅山麓,悬于半空的惊怖。同行的车辆就在你的头顶和脚下,远看像一条巨龙在山间舞动,又像风雨时光勾勒的曲线条徜徉其中,那些通过悬崖的公路,仿佛云中飘动的天桥,荡漾在峡谷间。公路时而在山间盘旋,时而在河谷迂回,偶尔看见稀落的牧民帐篷和散放在山坡的牛羊,在一些相对平缓的半山,居然能看到一些小小的村庄、田畴、树林,一切仿佛是沙漠中的绿洲。我感到十分地新奇,毕竟旅途除了山水草木,还有另类的活体生命存在。



山谷中飘逸的雾像流动着的梦,成团成团地向山谷间平行移动,每一团雾之间都有小小的间距,雾之上就是连绵不绝的群山。远处最高的山顶覆盖着白雪,雾沿着山谷缓缓向上,久久徘徊在天空与雪山相连的地方。山峰像锋利的匕首,而山体则是由脆弱疏松的沙层岩组成,山顶沟沟壑壑到处是泥石流的痕迹,让人对这些寂寞、苍凉的群山心生敬意。陡峭的崖边护栏也无处生根,下面是万丈深渊,感觉心在紧缩,头在眩晕,不敢再把目光投向窗外。公路在高山上无休止地盘旋,如同一条半空中飘飞的灰色丝带,汽车几乎在云端行驶,路随山转,有一种通向秘境的感觉。路上不时有藏民摇着转经筒,静静地观望着过往的车辆,那低沉而不绝的诵经声让我强烈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那些呆滞的眼神中透出的是无奈与茫然。



车子行驶到怒江七十二拐拐观景台,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区,方便过往游客停车观赏。主观景台集接待中心、展览馆、悬崖餐厅、多功能超市、公共卫生间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融合跨江滑索、悬崖秋千、悬崖观光电梯、挑战桥、跨江玻璃吊桥、登山栈道等观光游乐设施,将七十二拐之险发挥到极致。观景台以藏红色耐厚钢板为主基调,在一百多米落差的峡谷峭壁之上,巨大的观景台向外悬挑二十几米,地面全部采用全透明玻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旅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怒江峡谷的壮美狂野。



观景台上经幡阵,摆放着牦牛头骨,这是藏民们对山神的敬畏和祭祀。在这里,可以完整的欣赏到怒江七十二拐拐全景,所以停车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很多,摄影大师们各自选好机位,捕捉着心中的感动。我把无人机放飞出去之后,除了不停观察飞机位置和姿态,还要不停调试云台上的镜头,在遥控器屏幕上调整拍摄角度,需要集中注意力。观景台是拍摄夜间七十二拐车流轨迹绝佳位置,不少摄影爱好者不惜在高海拔留宿几天,就为拍到震撼心灵的车流轨迹。站在观景台俯瞰山下,回绕盘旋的道路以“之”字形捆在山间,像一条巨龙盘延至谷底,给人以胆战心惊的恐惧感,不禁令人惊叹当年是如何修成这样的艰险之路。



怒江七十二拐海拔落差1450米,长度不到二十公里,平均百分之八的纵坡,再加上横坡,其合成坡度更是艰难,车辆通行时,司机都捏着一把冷汗缓慢行驶。这些拐又急又陡,大多是U型弯,每个拐都是鬼门关,拐弯的时候,货车尤其小心车,因为车身长转弯半径大,如果车速快,转弯半径更大,容易造成侧翻,在陡峭的斜坡穿越根本没有安全可言,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着你,令人望而生畏。急弯是暗藏的杀手,进藏的骑行者每年都有人出事,一些人下坡冲得太快,刹车不及掉下悬崖或湍急的河流,有的连人带车都不见了,可能随着水流去了印度;有的车是刹住了,但人却飞了下去。



怒江七十二拐的提示牌,怕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耿直牌子,没有修饰和点缀,简单的一句:事故频发路段,此处死亡XXX人。如此直接的警示,每年牌子上的人数还是不停的增加,不是他们不小心,而是这条路实在有点凶险,愿埋骨的人灵魂得以自由,愿自由的人可白头过得美满。好几个弯道处,都有一辆破损的车辆挂在那里,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着过往的车辆,减速慢行,看到都会为之震撼和警醒。公路边、电线杆,眼到之处都是寻人启事,比电影海报还要吸引人,一张一段一句话都能看出背后的辛酸,都能读出一个故事。




从观景台缓缓出发向山下而行,怒江两岸绝壁危耸,不时有石块从山上坠落,红褐色的山体经历亿万年的风蚀水割,令峡谷更显沧桑雄阔。江水滔滔,崖壁呈现出千奇百怪的节理和孔洞,这是川藏线上见着的最酷烈的焚风水蚀地貌。这一带塌方路段很多,一边是落石一边是悬崖,每次往车窗外看,脚下是几百米到一千多米的落差,心里总是一阵震颤。这种紧张的氛围让我也绷紧了神经,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威胁,车厢中扩散着呼吸的燥热和额头汗气。我提心吊胆,大气不敢出,更不敢小声说话,生怕一句话就打扰了司机的操作,当车子转过七十二拐最后一个S弯时,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生命是一场旅行,经历有多深,记忆就有多美,路上所见所闻,隽永在了灵魂深处,终生难忘。
2021年5月脱稿于昌都通泰大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