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2019-12-02 06:18:18)
标签:

摄影

游记

分类: 旅行影迹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大凉山,承载了我太多的梦。小时候听过红军过彝区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结盟的故事,后来知道几十年前、一百年前,一些外国旅行家、探险家走遍世界、踏遍中国,偏偏在彝区翻盘,甚至全军覆没尸骨无踪。大凉山,数得上的旅游景点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沿途经过的无名山水,同样让人心境骤然开阔,朴实美好的山水渗透到我们心中。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对远方的客人都那样纯朴而热情。因此,在我们的眼里,最美的景观还是当地的人们。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我们去的大凉山,其实只是泛指凉山州下辖的布拖、昭觉、美姑和普格等国家级特贫困县。这里于自然地理上的天然屏障,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使彝族最古朴、最独特的人文风情与民族文化在这里得以完整保留。来到这里被大凉山彝族原始人文民俗风情所迷住,他们的神奇传说、原生态的风土人情,让我无法抗拒。我的摄影是照片而不是作品,是记录而不是艺术。无论是满脸沧桑的彝族老人还是那些孩子们纯真可爱的眼神,在加上当地特色的环境氛围,都让我不虚此行。大凉山很大,我们所到之处很小,所见所闻所触所感,或肤浅、或偏执、或狭隘、或固陋,但每一个场景、每一幅照片、每一个瞬间给我们带来的是心灵震撼。大凉山的人文独特,几乎不需要艺术渲染,用最朴素最直白的纪实手法,记录和还原彝族百姓生活情景和生存状态,将本色原汁原味呈现给人们,方为初衷。那些不经意间跃入镜头的冰冷的泪水、蹒跚的背影、惊恐的胆怯、止不住的鼻涕和难以褪去的污垢,亦悲亦喜,亦苦亦乐,亦丑亦美,从无造作,毫不刻意,也是一种真实坦然的美。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大凉山是纯净的,面对数千张真切的照片,我不知该如何来解读镜头中的大凉山。我不想去探讨大凉山的贫困、封闭和落后,只想了解恶劣生存环境下彝族同胞是怎样的一种乐观、坚韧和生生不息。大凉山雨水充沛,且水质较好,但一直以来大人小孩没有习惯洗脸洗澡洗手,家里看不到毛巾脸盆。怕衣服洗烂,会不得换洗,不穿了挂屋檐下等来年接着穿。那怕是刮风下雪,彝族男人都喜欢蹲在屋檐下、倚在土墙边、披着查尔瓦,抽着烟、喝着酒、聊着天,一上午、一整天、一辈子。男人享受太阳、白酒、毒品,女人顺从劳作,地位低下,砍柴耕作纺织家务。辛勤劳累了一天,酸楚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却走不出我的视线,也模糊了我的双眼。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摄影不仅是风花雪月,更多是要吃苦,摄影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不断思考。我们在大凉山这片让人容易滋生情绪的地方,在光与影的交织中,用镜头捕捉了大凉山彝族百姓内心干净,开朗,简单,知足,快乐,互爱的画面。为同在一片蓝天下不一样的童年而感叹,也为贫穷与落后而嘘唏惊叹,在感动与震撼中,用摄影的方式为大凉山呐喊,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大凉山,改变大凉山落后面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同胞的一些生活习俗开始慢慢改变,部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开始逐渐淡化。觉得自己有责任与义务去记录大凉山特有的民俗文化,也是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昭觉县依沃瓦沉村,阿土列尔村,美姑县井叶特西乡,沙马马拖村,在行摄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贫穷,破旧、寒冷萧瑟。然而,大凉山是多元化的,不仅有情也有诗。一些彝族老人由于长年的风打霜刻,脸上的皱褶犹如刀砍斧劈,棱角分明,苍桑感极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印痕,昔日的辛酸,仿佛历历在目,时光雕刻的脸庞,真的印象深刻。凉彝族人都喜欢抽烟,不论男女老幼,我递给她一支,烟雾缭绕在她的脸盘。或许是压力,或许是沧桑,吸允烟醇的时刻,眼神有些销魂。彝民把鸡窝藏入怀,我多次求解,当地人说,鸡的体温略比人高,可为主人供热保暖。特殊的自然环境让人与动物成了最亲密最难舍的朋友和伴侣。在我看来,起码是人与动物的亲近相处。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大凉山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大凉山是一幅无始无终的时间图案。那一双双孤独无助的眼神,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如刀刻般的脸,那一双双黝黑、粗糙、干枯布满老茧的手,极富冲击力的画面令我的心为之触动。烟斗、察尔瓦构成的不仅仅是彝族老乡的生活,更是先哲们留下的岁月刻痕。注目凝视这一方彝族文化的华野天地,会使你沉浸在族群与文化、祖先与后代、历史与现实、神秘与庄严、永恒与瞬间的辉煌之中。在这里你可以发挥你自由想象的空间,任性地追逐你生命中的灵感。艺术是抽象的,但大凉山是真实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它给予你的是一生所能享用的精神,透过她的外表,追寻超脱生命的意义。只有读懂才会付出,我还会再来,去读懂那字符间的语言,令我的灵魂得到升华。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梦落大凉山(十四)有一种风情叫凉山

 

       大凉山带给我内心的震撼是任何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只要你踏上那块土地,你就会感受到那独具的魅力,延绵的大山、交织的沟壑造就了彝族人坚强独特的个性。那看不完的景,道不完的情让我留连忘返。在大凉山归途的路上,我看到了生活的重担,看到了为生计奔波的辛酸无奈,看到了兴高采烈归家的喜悦,也看到了乡亲间闲聊惬意的悠闲,还看到了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归途。奔波数千公里深入凉山腹地,不为猎奇而来。尽管一些懒散的场景随处可见,我还是不希望给大凉山注上懒惰、愚昧和无知的标签。期待彝族同胞放眼山外,自励觉醒,祝福凉山百姓幸福安康,希望下次拍摄更多的是温馨和美的画面。只有带着情感与关爱去观察,去体会,通过多视角去记录一个真实而完整的生活状态,照片才会更加饱满与生动,从而感染与打动别人,引起共鸣。大凉山,令我难以平息,数次起笔写不下去。

20197月脱稿于西昌州普格县新建北路螺髻山温泉山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