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拖县到普格县不足九十公里,路途非常艰难。从布拖县城出发,沿阿都街向东南上05布普公路,沿途经过乌科乡、孟甘乡,甘天地乡,雨水乡、花山乡。我们的汽车在崇山峻岭中似一叶扁舟,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虽为县级公路,但是,山路十八弯不足以形容山势,不过沿途风景却美得让人心醉,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泛着红色土地的山脊,碧绿的田野像翡翠般镶嵌其中,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我们一次又一次停下疾驰的路程,留连眼前的如画风景。摇晃了三个小时,直至饥肠辘辘,在绕过一个狭窄的弯道后,看到了山脚下蜿蜒着一片片房舍,我们的目的地普格县城普基镇到了。





普格是个贫困县,普基镇是“山沟”小城,中间一条公路贯穿西昌与宁南两个方向,两边是群山,山形懒懒散散,像打个哈欠慢慢伸展上去的,极有层次感,逐步逐步往上,直指云端。小城乡僻之地没有固定的市场和从事固定商贸的人员,因而在交通相对方便的公路旁,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俗称“赶集”。十天一次的集市,村民们把猪、牛、羊、马都从家里赶了过来。小孩子或者老太太怀里抱着一只鸡等待着有人买走。无数的猪的嘶叫,牛低沉的哞声,热闹非凡。镇上的路很快就被满是尘土的班车和人堵死了。司机大声摁着喇叭,人群在马路中熙熙攘攘地穿行。各种声色的鸣叫此起彼伏,有贩牲畜的、有出售家禽的、有卖自产物品的、有兜售民间工艺品的、有摆地摊的、有做游戏的、有开餐饮的、有卖百货的,还有看相算命的和医病卖药的,看牙病的,林林总总,浓缩了人生百态原始古朴的彝家风情,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里并不仅仅只有商品交换,到处都充满着亲情和乡情,它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和平台,乡邻乡亲就像走亲戚一般其乐融融。





清晨,方圆一二十里甚至更远的村民来到这里,集市好象涌动着的一条河流,成为这个小镇的独特风景。村民们在街边找个位置摆好,人就地一蹲,吆喝着招揽顾客。街道虽不长,但街两边从南到北的店铺五花八门,除了一家挨一家的副食店、杂货店、美容美发店、小吃店、手机店、邮局,还有几间休闲娱乐的场所如网吧、游戏厅却人气越来越旺。集市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集市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人们也借着赶集的机会交谊,喝啤酒,吃零食,见面聊天,其乐融融,民俗风情尽显。我漫不经心的逛着集市,集市上本来不是很拥挤,因临街店铺的主人把货物摆到店面以外了,使十来米宽的街道显得窄了许多。集市上人多的路段也只二百来米,人们总要在一个个小摊前,拿起一件东西看看,问问价,却并不买,一看便知是懂得“货比三家”的当家人。也有匆匆忙忙的,似乎事先想好了、看好了,也不讨价还价,买了就走。还有一部分妇女带着小孩边看边玩,一旦路过好吃的好玩的摊点,那妇女便牵着小孩疾走如飞。集市上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人,即收购山货贩到城里去卖的人。其实这类人并没有赚多少钱,真正抬高物价的是在城里等着这些贩子的就地倒卖者。集市上的男人们由镇中心移到镇郊山坳里的牲口市场。其实这里比镇中心还要热闹,上百头的牛、马、猪、羊聚在山坳当中,各种声色的鸣叫此起彼伏。不过那些男人们似乎并不急于交易,而是你一群我一伙地,或躺或坐或蹲地聚在山坡上。装在塑料瓶中的米酒在大家手中传来传去,人们像野餐般享受着阳光下的“转转酒”,与其说是赶集,倒更像是社交聚会。





小城里不仅在语言、文化、宗教、社会生活各方面保留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在集市上,男女老少大都会盛装出行,所以这里更像是一个彝族服饰的天然秀场。普格的集市像彝人的服饰一样,充满了厚重的深色调,只有售卖女人衣装的作坊透出些轻松色彩。其实普格女装上还是有不少彩色装饰的,只是与大面积的黑色和深蓝相比,那些色彩还是显得“悯吝”了一些。有趣的是,普格女人无论老少都喜欢戴一种深蓝色的“老干部帽”、披深蓝色或灰白色的察尔瓦,于是更给人“低调”之感。不过在不经意间,普格女人还是会用些许亮点打破周身上下沉厚的色调。这些亮点一是来自银饰。尤其是那些年轻女子,在上衣的立领、前襟和腰际都装饰有夸张的大银扣子,耳朵上也垂着大大的银耳环,配在深色调的衣装上显得格外醒目。再有就是女人们怀中的“宠物鸡”。在市集上总能见到很多女人抱着色彩艳丽的大公鸡往来穿梭,那些锦羽成了她们身上最耀眼的色块。走进集市感受着浓郁的彝家风情,不禁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飘荡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集市上。人们把自家的产品带进市场,购回各自需要的东西。临近中午,多数村民卖完东西后买了其他生活用品陆陆续续回家,少数人还在等待卖主并一次次降价。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普格人没有赶集、逛街的习惯,人们在本村买卖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自从出现了赶集,乡亲们在集市上找到了不少致富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节假日的赶集往往会连续好几天。为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政府会张贴告示,邀请有关单位组织货物,也有文化卫生科技等部门的下乡活动。集市其实是农村市场经济的一个缩影,农副产品的产量与价格,不仅反映了物价水平,也涉及到农民的积极性与收入。集市是否繁荣,也反映出农村经济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足。相信,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不久的将来,在集市上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山货、具有地方特色的土产,渊源流长的传统小吃和农民喜悦的笑脸。
2019年8月脱稿于西昌州普格县新建北路螺髻山温泉山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