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遇上泥石流怎么办?我们可以预防
(2022-06-29 04:54:18)
标签:
旅游生活铁路 |
#专家称高铁隧道口可加装防护罩#【泥石流致D2809次列车脱线,专业人士:高铁隧道口可加装“防护罩”】早在2020年,为了彻底消除西成高铁汛期落石安全隐患,铁路部门曾大力开展隧道口钢棚洞建设。有网友提出,针对容易发生滑坡的高铁隧道口,是否也可以借鉴西成高铁的经验,在隧道口加设防护罩来防范同类事故?一名铁路排障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此举确实可以有效防范落石等异物侵入铁路线,国内易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铁路线可以借鉴学习。(微博新闻晨报)
说起最近的D2809次列车事故,大家都不陌生,事故的原因找到了,就是泥石流导致的天灾,微博上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泥石流无法100%避免,部分地势险峻又常年降雨,一旦发生崩塌和滑坡,列车经过那不是必定会产生伤亡?”甚至有人开始觉得现在这个时间贵广高铁提速会不会太着急?也有人开始对高铁产生不信任并买了保险。且慢,先看我详细分析。
首先大家都知道贵州榕江地区,也就是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最高发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另外,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每年夏季是当地的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利于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发生。对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预报,也有很大的困难,往往具有突发性的特征,一旦发生泥石流灾害,由于地形崎岖,泥石流下泄的速度极快,往往导致灾害快速发展,难以及时预报。而且贵州是一个多山地的省份,全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而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从源头治理,与其说是“预防”,不如说是“除根”,必须从生态恢复方面着手。增加植被覆盖率,而我国的绿色植被增长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1949年以前,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8.6%,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时间保持在12%左右。而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40年时间里,森林覆盖率从12.98%上升到了2020年的22.96%,相当于40年间多了10%的国土面积被绿化,所以绿化的问题无需担心,这是必然能解决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必须要有人经常性的巡查和预警,或者利用先进的技术来预报。大家都知道铁路是有巡道工的,在事故发生后,铁路各部门已经组建了多只装备精良业务优秀的护路队伍,也加强了沿线的农户、村民的安全宣传工作,在恢复生态和及时预报方面,会比以前快不少。另外就是我们高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已经很高,那么简单的一个预警装置,或者如标题的办法增加一个防护罩等,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可以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沿线安全预警系统,而在不久的将来,必能实现全覆盖。
总得来说,在高铁线路上要预报甚至防控泥石流,在技术层面并不困难,给一点时间,相信中国高铁一定能突破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