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伪皇宫
(2021-07-11 07:52:44)曾经的伪皇宫
伪皇宫现在是博物馆,曾经是伪满洲国皇宫,在长春市东北部。我去过两次,一次是和家人去的,一次是在东师大招聘时和同志们去的。去了两次,可谓不多不少,但了解的却不多。想起来,还是和妻子与孩子去的那次,记忆深刻一些。
在那个小小的皇宫里,我们走进走出,看东看西的,在我心里,那看见和看不见的历史就搅扰在一起了,并生出无限的感慨来。
不错,这曾是一座皇宫,但跟中国历代的皇宫比起来,委实是太小了,有点儿不像是皇宫。因为,中国的皇宫大都是飞檐翘壁的那种,而这里,就是几栋小楼及花园与院墙。从这个角度看这里,就感觉里面有些局促了,东一屋西一屋的,分区倒很“格式化”,有生活的、办公的、接待的,以及书房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我都觉得没有多少民族的特色,倒很有点儿中西杂糅的味道。
但这个伪皇宫,虽小也算别致,简单区划一下,大体是如下的样子。
这里有内廷、外廷之分。内廷分东西两院,西院有欧式的二层小楼,叫缉熙楼,曾是溥仪和后妃婉容与谭玉玲的寝宫,楼外有西花园。东院有同德殿,是在屋顶有日本式造型的殿堂,外有御花园、游泳池、书画楼等。
外廷是溥仪处理政务之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其中,勤民楼是一座二层小楼,是溥仪的办公室。有趣儿的是,在一楼的东侧一个小屋内,有一间日本叫吉冈安直名字的办公室,名曰:帝室御用挂。这个称呼真的形象有趣儿,但用机却分明,是用来监视、控制溥仪的地方。
就在这个去处,溥仪自1932年至1945年,一直生活在此。
这是一个屈辱之地,让人想到中国东北的沦陷史。现在,西院已成伪皇宫陈列馆,东院是历史博物馆,收藏着伪满时期的文物、文献及图片,是研究我国东北史、伪满洲国史、伪满宫廷史的重要依据。
这让我想到北京故宫,也自然让我想到清朝历史。
我看过文白对照的《清史稿》书,以及记述清朝各代的《大清王朝》书,也看过有关清朝历史的电视剧。在清朝的历代帝王中,以及他们的统治集团中,不少人也是雄心勃勃,励精图治的,比如康熙、乾隆时代,其统治核心就不少能人志士。所谓“八旗”子弟,也不是都懦弱痴愚。当然,做成盛世的原因很多,如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机,也有皇帝之大智大慧。若非如此,就很难想象能有所谓的盛世。
但是,真的是成也艰难,败也快速,一个表面似乎坚固的帝国大厦转眼就坍塌了。
这原因当然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皇朝官府以及贵族们的尔虞我诈,贪腐成风,欺压百姓,早如蛀虫把皇朝大厦弄得满目疮痍,一旦遇到外部风云变幻,不垮台也难。看历史,不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就算有几个明白的核心人物,也难起到好的作用。时也好,势也好,说是“老天”让它垮台一点儿不错,深纠其原因就是人心。晚清的朝廷已是天怒人怨,表面上豪强,其实已无缚鸡之力,只好让最后的一根稻草给压倒了。
走在少有游人的伪皇宫里,感受的和看到的,仿佛有太多日本人的影子,小楼如此,屋里如此,就别说那监视伪皇宫的“帝室御用挂”了。
是的,那时候日本侵略者来了,来的气势汹汹,来的理直气壮,来的野心膨胀。
他们怀揣“欲征服世界,必想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须想征服满蒙”的野心,在张作霖父子身上没达到目的,就企图利用溥仪。但他们也怕公理,也怕天下的民心,于是,就在霸占了别人的家园之后,把自己扮作了客人。然而,强盗的逻辑总是“独特”的,他们不仅不“客随主便”,而却要“鸠占鹊巢”,做了说了算的主子。
于是,傀儡就诞生了。
纵观伪满历史,我们无从比较,因为它时间太短,也很特别。就如演戏,仅仅十多年的功夫。虽然,掠夺的地盘还真不小,包括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等地。政治结构也像模像样,不但有皇宫,也有几大“部”(现在还有“遗址),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哪样都不缺少,但都是仰仗别人的力量。
从房间里出来,我们走到院子里,我回头从建筑的角度看,伪皇宫是个独立的建筑,也有独立的院子,而且房间也不算少,溥仪应该是自由自在了吧?但溥仪是个没有自我的皇帝,他似乎有权利,却说了不算。这就很难了解他的所谓政府治理方略和措施了,也就更无从了解他的治理效果。
溥仪后来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我的前半生》,写的是他从登基到败亡的过程。从世界、国家、社会的角度看,他的失败是个必然;从溥仪个人的角度看,他的失败却充满了戏剧性。小小的年纪,就被扶上了皇帝宝座,迷迷糊糊的又被人踹下去了;野心勃勃地被人引诱到了东北,雄心勃勃地想中兴祖业,却无可奈何地做了傀儡;又稀里糊涂地被抓到了异国;最后才得以回国,经过改造,脱胎换骨,重新安家立业,过上百姓的日子。
他写那本书的时候,心情一定是很复杂的,他也许在忏悔,也许有悲哀和悔恨。也许,到此时他才知道,企图靠外力“重塑”江山,显得是多么的可怜和可笑。
也许,溥仪是不想当傀儡的,因为他忘不了祖宗的基业,所以,他才想借别人的力量,把自己搞大。但时代不同了,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民心有向往,任谁也不会有回天之力。尽管他有日本人扶植,妄想“力挽狂澜”,也只能是妄念,何况扶植傀儡的和当傀儡的,都还各揣心腹事。
想着这些历史,我在这不土不洋的皇宫里,尽量放慢脚步,想看个透彻,看个明白。
踯躅廊下,踱步厅堂,观看房间,总有一些类似“雄心、野心、荒唐、扭曲”的字眼,在脑子里跳来跳去的。是啊,作为一个皇家宫殿,真的是太小了,我们从西而入,至东而出,一路思考,一路对比联想,时间也就是短短的一小会儿,但我清楚,这里承载的东西,真的是太重了。
看过“伪皇宫”,不能不想到汉奸。前几天,我在微信上听一位教授讲座,他就专门说中国的汉奸。但我在心里问:他们为什么做汉奸?做汉奸肯定是有借口的,汪精卫也好,溥仪也好,或者打出“曲线救国”的旗帜,或者依傍外人要复辟祖业,走的都是“曲”线。但是,在他们自以为是的时候,人们看他却是和侵略者一伙儿的。
看“伪皇宫”,若无历史知识和视角,或许真没什么看头,看了也许就是猎奇而已。若联想中国深厚的历史与文化,那就是另一番情景了。当然,皇宫的主人们,实在是没给人们留下一点儿“辉煌”可供浏览,只留下若干陈迹让人沉思。不过,陈迹也有历史意义,因为它给人们留下的记忆,让人有了太多的联想与深思,自然也就有太多的感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