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此生(70)换个环境
(2023-05-04 09:56:46)
标签:
文化教育情感杂谈 |
分类: 小说 |
换个环境
陶兰馨妈妈给女儿做工作:现在教育战线年轻男教师真的稀缺,是否考虑相亲?
陶若斓也不排斥妈妈的建议,毕竟也是妈妈的一片好心。但是实现要说明一点:强扭的瓜不甜,看不上眼的、没有共同语言的、三观不合的……不能凑合。
第一位相亲对象是乡政府的一个公务员——转业军人,人倒是比较精神,也和蔼可亲,可能是军人的气质里比较刻板的因素,或者是俩人见识不一样吧,见了一面,加了微信,再聊,却找不到话题,聊不下去。
第二位相亲对象是一位生意人,待人接物倒是慷慨,第一次见面就要送一个翡翠玉镯作为见面礼,把陶若斓吓住了——或许是知识份子骨子里的清高吧,不想这么快就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加微信吧?又怕聊不来。周六一起吃了顿午餐,说,有缘就再见吧?
第三位相亲对象倒是熟人——陶若斓的初中同学,现役军人。但是,俩人太熟了,见面后大家都不好意思,只能以同学和兄弟般相处才自然。微信是要加上的,但是,以后聊的却只是同学之间的话题,只有相互之间的祝福。若斓又把一个大学同学介绍给这位兵哥哥,他们俩倒是一见如故,过后感谢若斓牵线搭桥,弄得若斓特别尴尬。
这样下去,陶若斓不急,陶兰馨妈妈倒是着急起来。正好有个朋友介绍说有个在路桥公司上班的小伙子不错,虽然工作地点不稳定、工作条件艰苦,但是工资待遇高,人也老实,可以考虑见个面。
这次见面后,俩孩子互加了微信,虽然聊得不多,在妈妈的建议下,陶若斓没有那么着急就推辞不再见面。俩人若即若离,相处了几个月,还是聊不到一起。……
这些事情若斓母女并没有可以保密,也从不讳言。但是,人心难测啊!
这时,陶若斓的学校传出消息,有人说这小丫头老是不愿意找对象,不是眼界太高,或者是恋上了有妇之夫俞老师……
若斓与俞老师一家来往频繁,大多数时间是受到姚老师邀请的。姚老师确实喜欢若斓,从小就孤单的姚爱珍把单纯善良的若斓当成了亲妹子。但是,姚老师长期养病在家,学校里的风言风语她是听不到的。
学校领导也引起了重视,认为毕竟是教书育人的文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重中之重。校长找陶若斓谈话了,而陶若斓也不掩饰对俞老师的倾慕之情,但是她郑重申明,他们之间绝对是清白的。还一再表示,她不会破坏俞老师的家庭的。
陶若斓这样说明,是觉得“清者自清”。而“人言可畏”,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理解和相信这位年轻女孩的言行的。更有人添油加醋、大肆渲染,这些风言风语传到陶兰馨妈妈的耳中,自然是不能接受的。放暑假后正好见到县城一个民办学校鸿桥中学的校长,他是陶兰馨老师的同学何文双,这个学校刚刚创办,需要优秀的教师,而县教育局目前也表示支持民办学校的工作,决定选排几名优秀教师去打开局面。
陶兰馨给女儿提了建议,何校长当然也表示欢迎陶若斓这样的年轻优秀教师。
这样,陶若斓就换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新办的学校开头的工作纷繁复杂,在忙碌中,也可以忘掉一些烦恼。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加上年轻活泼的老师受学生欢迎,在新的学校,陶若斓很快就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
新学校给陶若斓安排的是任教初一语文兼班主任,还负责办公室的文案工作。
经过三年的工作实践,陶若斓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自己的感悟,班主任工作也井井有条。在写作方面,有陶兰馨妈妈和俞老师的指导,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写的散文有多篇发表在市报副刊,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奖。办公室的工作主要是维护好学校“公众号”——及时描写校园新闻、动态,除了文字的组织,还要在活动中拍好照片,然后编辑,在校长室审核通过后再发表出来。比起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写作和编辑程序复杂一些,但是,不需要去报社求人安排,现在网络发达,只要老师们在家长群和微信群多转发,也会起到很不错的宣传效果。这也是目前宣传工作的一个创新,各行各业都在推广。
年轻人本就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难免会有压力和烦恼,但陶若斓已经学会自我排解,校园环境相对与其他地方还是简单得多。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面临的压力可能要大一点,如果教学质量提不高就是一个硬伤。所以,在教学方面,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除了正常上课,还有课后服务。
陶若斓不怕工作多和累,某些时候还希望在忙碌中忘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就会更大一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她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她所带班级纪律好,在各种文体活动中表现出色,她班主任的工作和宣传工作都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的赞赏,多次受到通报表扬。
放假前,何校长找陶若斓谈话,首先肯定了她本学期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并且表达了对若斓妈妈的感谢,还鼓励若斓继续努力,后面肯定还会给她压担子——提出让若斓担任办公室主任管好德育工作,或者担任教导主任负责教学管理工作。若斓觉得自己太年轻,对何校长委以如此重任还是十分惶恐的,需要再多锻炼一段时间。何校长尊重若斓的意见,答应再让她锻炼一个学期,干满一个学年后再委以重任。
陶若斓在鸿桥中学的突出表现也引起了县教育局领导的注意,也约陶若斓谈话,鼓励她再接再厉,教育局准备借调她去跟班学习。新上任的县教育局局长任若霞也是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年轻女干部,干脆利落,雷厉风行。
对于上级领导的重视,陶若斓感到欣慰又压力倍增。她原本就自律力极强,这时候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每天五点就起床,先穿上运动装在操场上慢跑10圈,再回宿舍洗嗽。洗嗽完,换好工装,刚到六点。在教室等候学生,组织学生做早操,再回教室上早自习。陶若斓任教两个班的语文科,除了每天日课加早晚自习五六节课,每天一次作业、每周一篇作文,还有生字词听写、古诗文默写、读后感和观后感等,都是要全批全改的。上完晚自习,到学生寝室查寝、给寄宿生做好心理辅导,再回自己的宿舍,还要看一个小时的书。陶若斓觉得,要当好老师,必须多读书长见识、明事理。最近陶若斓特意选了一些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来读,觉得获益匪浅。
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除了正常上课,还利用课余休息时间辅导学生阅读和写作。节假日也不休息,开着车走访学生家长,免费上门给学生辅导学习。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位姐姐老师,在校内礼貌地叫她“陶老师”。在校外遇到陶老师就叫“若斓姐”。学生家长自然喜欢这位热情耐心的好老师,不仅在家长群里表示对陶老师的感谢,还给何校长打电话表扬陶老师。
来到鸿桥学校的第二学期,陶若斓所带的班级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她所任教的语文科目,在中考中名列全县第一名;她辅导的学生禹凡参加全省“学雷锋,做新时代接班人”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她本人因为班主任工作出色,被评为全县优秀班主任。
在鸿桥学校任教一年后,因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民办学校不能聘用教育战线在编教师,陶若斓决定回到自己的母校枫林中学。因为工作出色,教育局任局长仍然提出让陶若斓在教育局跟班学习,陶若斓说自己各方面都经验不足,还需要多在基层锻炼。农村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她还要为母校多尽力。任局长觉得陶若斓是个有主见、有担当的好老师,就安排她回到枫林中学担任业务专干。
陶若斓特别感谢任局长的重视和栽培,在担任业务专干的同时还兼任一个初三班的语文课。她说读师范大学的初衷就是要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老师是不能离开讲台的。
有了四年的教学经验,而且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往前奔,毫不松懈,陶若斓工作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