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此生(69)“西游记”
(2023-04-23 17:12:30)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小说 |
(一)
当教师虽然辛苦,却有其他行业难得享受的福利——就是近三个月的寒暑假。特别是暑假,老师们可以开开心心地出门走走。当代社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文学青年们“行万里路”的理想就很容易实现。
新疆是最早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边疆地区,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异域特征,风景名胜之多令人神往。陶若斓母女报名参加了同事们组织的旅游团,去远在西北的新疆游玩。因为是一路西行,还有火焰山《西游记》拍摄场地的见识,所以,同伴们戏称这次旅行为“西游记”。
最近两年国内外飞机失事的事件,大家心里有了阴影,都不太愿意坐飞机,导游就定了火车票。往返半个月的旅程,收获了美景,也收获了快乐。
在候车室,陶若斓正在看书,有个小男孩凑上来和他搭讪。他告诉陶若斓,他们老家在湖南邵阳,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住在老家,他爸爸妈妈和姑姑姑父都在新疆开着商店。他和表弟表妹放暑假了跟着爸爸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看到小男孩手里拿着两本书,陶若斓夸他说:“喜欢看书是个好习惯。”小男孩说:“姐姐,其实这不是我最感兴趣的书,我最感兴趣的是军事方面的书。”小男孩说,下学期他就读初一了。陶若斓说她是教语文和历史的老师,问他对历史感兴趣吗?还问了几个历史方面的问题,小男孩居然能说出一些,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有希特勒。小男孩说:“我开始以为‘阿道夫.希特勒’是个什么品牌,我们家店里有‘阿道夫’这个品牌。”这个男孩真有趣,看上去聪明机智、开朗大方,如果好好引导的话,将来会很不错的。只是,陶若斓还没有问他的姓名,他爸爸很快就把他和表弟妹带走,转眼间就不见了人影。之前,小男孩还告诉陶若斓,两个小弟妹是他小姨的孩子,他妈妈生了他就生了病,不能再生小孩了。他表弟也很开朗大方,听说陶若斓是老师,就告诉她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语文90,数学95,英语100。还说他妈妈说他被哥哥带坏了,他哥哥是一脸无辜啊。陶若斓说,这个成绩很不错了,没受影响。小男孩说他爸爸没有买到卧铺票,他们要坐硬座回去的,看上去大人小孩都是能吃苦受累的人,希望他们永远保持健康快乐的样子啊!小男孩临走时还告诉陶若斓,他们家在哈密,第二天凌晨四点就下车,比陶若斓他们要早四个多小时。
在火车上往返有两天四晚的时间,虽然时间长,未免有些无聊,但是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从长沙出发,经过岳阳、武昌、信阳、驻马店、漯河、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华山、西安、咸阳、宝鸡、天水、陇西、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柳园、哈密南、鄯善、吐鲁番到乌鲁木齐,从江南水乡到大漠戈壁,再到北国边陲,一路向西。有江南水乡的婉约,更有独特的金沙、碧水、蓝天和草原自然景观,都能表现出特有的魅力。
在前往乌鲁木齐的路上,大家一路欣赏窗外风景,一路憧憬,在新疆会看到什么样的美景,会不会很热又很累。
正如列车员所说:每列火车像一个小社会,所有乘客都是这个小社会的一员。陶若斓母女俩睡的是中铺和下铺。对面下铺是一个年轻的女孩,看样子是大学生。她一直在用手机看电视剧,戴着耳机,对其他人没什么影响。但是,她上面的中铺和陶若斓的上铺是一家人,两个大人,俩小孩。陶若斓上车后,那家的女主人问陶若斓,他们家怎么也抢不到下铺,她们怎么就买到下铺了。陶兰馨说,他们一行有一半是下铺,是导游帮忙抢的,那位女士说,那一定是导游找的关系,是内部操作的。陶若斓说,现在都是在网上订票,只是导游定得早,所以就有机会抢到下铺。不过,她怎么解释,那一家人也不相信,而且还任由两个小孩闹腾,爬上爬下,有时候还在陶兰馨的铺位上踩踏,也不脱鞋子,两个大人只是交代俩孩子不要摔着了,对俩小孩的行为视而不见。对面的女孩看上去也很烦,常皱着眉头。但是,一直隐忍着,没有作声。
陶若斓母女在车厢里走动一下,其他几位同行者,把行李箱叠起来摆上饭菜,喝点小酒,然后就打打纸牌,乐在其中。陶若斓对妈妈说:“我们出来是看风景的,还是看看窗外吧。”
母女俩白天看风景,晚上就用电子书看小说,一天两晚的时间过得倒是很快,一觉醒来就到新疆了。
因为防疫需要,下车后大家就排队做“核酸”检查。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陶若斓注意到,警察背后四个大字“天域卫士”。
早就听说,新疆的秩序比哪里都好,这次来,还真是见识到了。这里秩序井然,还完全没有陌生感。地接导游交代说,住宿的酒店就在居民区,不能大声喧哗,影响居民。
(二)
十天的旅游行程安排的满满的,每天坐十个小时的旅游大巴,游览两个景点。景点都是导游策划好的,都是新疆的精华景点。导游还说,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新疆疆域辽阔,每个景点都离得很远,只有开车跑很远的路才能看到。这算是让大家心里有个思想准备吧,现在的旅游还是越来越规范了的,不能让游客开心而来,败兴而归。
按照导游安排的程序,游览了融峡谷河流、原始森林、地质奇观、草原风光、寒极温泉、哈萨克文化于一体的可可托海。(陶若斓也是因为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引起了对可可托海的兴趣,所以就急切希望到新疆游览);参观了被称作“西北边境第一团”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在滚滚沙山环抱的一泓碧水、湖面平滑如镜的白沙湖领略湖光山色;走进人间净土喀纳斯,徒步河边木栈道,切身体验这人间仙境,再登上观鱼台远眺喀纳斯湖,俯瞰喀纳斯湖面宛如一块色彩斑驳的翡翠,傍晚相约前往禾木小观景台,俯瞰禾木村全景;驻足色彩斑斓的五彩滩,欣赏五彩河岸与对面河谷风光遥相辉映的美景;在魔鬼城体验“七剑下天山”等影视剧的拍摄场景,见识了经过千万年的大风侵蚀,才形成神工鬼斧的风城地貌;经过克拉玛依油田;陶醉于“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草原明珠赛里木湖水天一色的浪漫仙境,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少年记忆;途径壮丽雄阔果子沟大桥;在霍尔果斯口岸感受国土的神圣和宝贵;经过伊犁河谷领略“塞外江南”的风采;经过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海拔三千多米的雪山环抱中,有开都河“九曲十八弯”和“九个太阳”的辉煌;在塔里木盆地集沙漠、胡杨、河流、湖泊于一体、自然景色各异、生态环境优美的罗布人村寨,在连绵起伏、茫茫无边、汹涌澎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骑“沙漠之舟”涉沙海深处,看大漠风光,听驼铃遗韵;到库尔勒品味香梨;体验《西游记》拍摄实景地火焰山高温闷熟鸡蛋的滋味;在维吾尔族的葡萄园品尝西域葡萄的甜蜜、参观了解葡萄干的风干过程,感受维吾尔的葡萄文化;参观新疆吐鲁番地区荒漠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坎儿井;在玉器店欣赏美丽的和田玉;在群山环抱中的天山“瑶池”晶莹如玉的湖水里,观看终年积雪的博格达峰倒映。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古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但由于气候的变化与人为的破坏,很多地方已成为人烟稀少的荒凉地,人们主要在沙漠边的绿洲里生活生产。
很多人想自己完全自由行,但是网上的攻略都是一头的雾水,新疆景点太分散,交通、安排路线很麻烦的,还有酒店预订,景点门票,景点核酸检查等一大堆事情,有的景点还限流,不提前定好票,去了还玩不了。所以,还是需要有旅游团的组织。他们会提供几个路线方案,选自己喜欢的,很省钱,而且省心,车接车送,都是熟悉路的老司机,很安全。重要的是全程也没有隐形消费,导游非常热情,有问必答,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相对于自己瞎逛要省心很多,费用也划算很多。
(三)
在中国版图最西北的“雄鸡”尾尖上有这样一片土地,它是中国西北之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地方,也是中国唯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的出境口处。被称作“西北边境第一团”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就坐落在这里。
185兵团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出境处。于1962年8月在哈巴河县原跃进公社建立起哈巴河边防农场,1969年改编为农十师 一八五团,1975年归阿勒泰地区农垦局管理,1976年改名为国营哈巴河农场,1982年3月兵团恢复建制后定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十师一八五团。185团团部现在是一个很火热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它的自然景观有:大漠仙境白沙湖、天籁妙音鸣沙山、俊美婀娜白桦林、神工鬼斧眼睛山、如诗如画大萨孜山区牧场、额河境桥额尔齐斯河大桥、额尔齐斯河出境口;它的人文景观有:西北边境第一连、桑德克民兵前哨、抗洪纪念碑、喀拉苏干沟遗址。
在前往185兵团的路上,导游讲述了她爷爷奶奶的故事,讲了兵团战士的故事,远离故土,扎根边疆,一家三代,忍受了不可言喻不能想象的艰难困苦。在这恶劣环境里生活就很不容易了,还要建设、发展,“我为边疆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朴实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令人感动落泪。听完这真实感人的故事,车上的游客都鼓掌表示衷心感谢。
导游还给大家讲述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讲了香妃的故事,还有白桦林,哈巴河等。当年的兵团生活真是我们没有想象到的痛苦,他们住的阴暗潮湿的“地窝子”,又低又矮,伸手即可摸到顶,一点也不通风。驻守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夏热冬寒,风大雪多,自己动手挖地窝子“窝”居,一住就是几十年。缺吃少穿,病了也没法医治,只能硬抗。当年的地窝子不仅是兵团人居住的“宿舍”,还是食堂、会议室等。一个10多平方米的地窝子要住十几个人,有不少兵团人就在地窝子里结婚生子。
在185兵团,导游请曹政委给大家讲解兵团的故事。大家感觉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185团白沙湖景区不仅地理位置特殊,而且还有丰厚的红色旅游以及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这里有喀苏干沟遗址、桑德克民兵第一夫妻哨、西北边境第一连(三连)、抗洪守土纪念碑、沈桂寿升国旗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更有眼睛山、白桦林、白沙湖、红叶林、鸣沙山、额尔齐斯河出境口、大萨孜山区牧场等天然景观,集成了沙漠、桦林、湖泊、河流、高山草甸等几乎北疆全部地貌元素;而薪火相传的戍边垦荒历史,更赋予独树一帜的魅力人文。几十年来,185团就是一块祖国的界碑,牢固地矗立在祖国的西北角。
曹政委给大家讲解兵团的历史,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把大家带进了那艰苦的年代,“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是兵团战士为守卫祖国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写照。“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催不垮的军垦魂。”是三代兵团人保家卫国的坚强信念。曹政委带大家参观了“夫妻哨所”,介绍了马军武的优秀事迹。1988年以来,马军武和妻子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以哨所为家,23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在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护林任务,走了292000多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创造了20多年未发生一起违犯边防政策和涉外事件的纪录,哨所被人们称为西北边陲“桑德克民兵夫妻哨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在“西北边境第一连” 185团团史陈列室。门前两侧各设有一块石碑,分别刻着两段文字,一段写着“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冲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另一段则是“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放羊牛”。
随着陈列馆里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陈列品的展示,向游客述说着那些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故事。从1962年4月185团的第一批拓荒者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到现在,岁月和他们守卫的国境线阿拉克别克河一样,已经静静流淌了半个多世纪。他们一手握枪一手扶犁,既守卫也开垦着这片土地。而今,岁月长河已经静静流淌了半个世纪,185团人依旧不屈不挠、顽强自立地驻守在这片比西北更北的国土上。尽管最初的屯垦戍边者已经老去,接替他们的是第二代、第三代,然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对责任的执着坚守,依旧流淌在后继者的血管中。
(四)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陈导是个负责任的导游,一路上都在给游客介绍新疆的旅游胜地和人文历史,作为历史老师,陶兰馨和陶若斓也经常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陈导提醒大家看车窗外的风景是都与前面路过的不同,大家确实深有感触,感觉回到江南的家乡。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州霍城县,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山青水也秀,因为有天山山脉茂密的树林护卫,因为有天山雪水的常年不断,七千万以来,赛里木湖永远保持着她的美丽,静待每一位爱她的游人。
陈导说,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是所有文学青年的伟大理想。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中一定会深刻认识到“百闻不如一见”,每到一处心心念念想到的地方,就会觉得“不虚此行”。按陈导介绍,因为周边的山石多含碳酸钙,赛里木湖的水很蓝,“天有多蓝,水就有多蓝。”而大家看到的今天赛里木湖的水比天还蓝。在群山环抱之中的湖水清澈透明,在阳光下不断变换着颜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湖水真的是美得无与伦比。
刚进入景区,两条标语吸引了陶若斓、也为这口号的大气而震撼:“七千万年的等待,只为遇见你。”“见你一次,记住一世。”这两条标语一点也没夸张:在干旱缺水的北国,在周边都是石灰岩的高山之下,这浩瀚纯净的世界里,任何浮躁的心情都会变得宁静。她的美轮美奂,她的波澜不惊,会让人感动、难忘。
“七千万年的等待”不是虚夸:赛里木湖的形成,与晚古生代至今的新疆陆内构造演化有关。石炭纪之末,二叠纪之初,现今欧亚板块的雏形已经形成,新疆已成为这一全球性巨型板块的组成部分,但在它的南侧,还先后面临着古特提斯洋的封闭,新特提斯的打开与最终关闭和青藏高原的形成。这些最终促成了构造陷落湖——赛里木湖。
途径被称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感觉确实名不虚传。松林层层,山峦叠嶂,皑皑雪山映衬下的夏草场辽阔无边,雄浑壮美,草原上劲草葱郁、花团锦簇,令人豁然开朗。秋季这里遍布奇花异草,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遍地金黄,洁白的云朵漂浮在金黄色的原野上,宛若一副流淌的画卷。行走在蓝天白云之下,紫蓝色的花海随风起伏,仿佛大地上延展的梦境。微风吹拂,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远处的山脉与金黄色的油菜花勾勒出一幅自然清新的田园照,辽阔壮美,一山一水、一花一林皆是美景,金灿灿的油菜花在蓝天白云、雪山青松、山花草甸、万亩麦田的映衬下,美得就像一大幅油画
(五)
陶若斓觉得特别值得一记地是吐鲁番盆地的火焰山和维吾尔族农家葡萄园。从库尔勒市出发,沿着“吐和高速”行走的话需要5小时20分左右。不知什么原因,高速被封,只能走国道。
一路上看到的是典型的戈壁地貌。寸草不生,山上都是石头。前面的草原和荒漠还看得到绿植,陈导说,这里面的沙子都是卵石,由此可以证明,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片汪洋,卵石是被水冲刷成这个样子的。
在前往火焰山的路上经过了托克逊的干沟。这是黄土地区较大的、经常无水的沟谷,大多为河沟的支流。原系发育在早、中更新世黄土中的沟谷,其后为晚更新世黄土所堆积,变成条状深洼地,再经近代流水下切而成,故属承袭性沟谷。剖面大致呈宽“V”字型、梯形,河床略有曲折。干沟在红土地区已较常见。干沟地形地貌奇特,高高低低的山峰错峰相连,以墨色为主,呈现深浅不一的颜色,远看近看都是一幅幅漂亮的水墨画。看到这奇特而美丽的景象,能够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陶若斓再次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震撼。
看到多种多样颜色的石头山,陶若斓猜想,这山里一定有矿藏。果然不错,晚上再“百度”查询,了解到在这些怪石嶙峋的山脉,到2013年止就已发现矿产46多种,已开发利用24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主要分布在克布尔碱矿区、乌尊布拉克矿区、黑山矿区、县城南部矿区,多为特低硫、特低磷、高热量、高油、高碳质动力煤;石灰岩储量达100亿吨;盐矿储量1亿吨;钨储量3万余吨,属中国第二大矿;膨润土储量1.2亿吨;蒙皂石矿中国国内首次发现,探明储量156万吨,属世界稀有非金属矿种。看到这些数据,陶若斓又不禁感叹:新疆真是个宝地,别小看这些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地下有丰富的矿产和石油。保住这块土地,就是为祖国人民护卫住了无穷的宝藏。
比原计划走得慢,上午七点出发,下午一点多才到“51号品牌拌面”店吃拌面。由于店里生意火爆,大家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吃完面出发。确实名副其实,这家店的拌面很好吃:正宗的新疆拉面,配上一碗菜,菜的种类繁多,有牛肉、芹菜、木耳、生姜等,菜也合大家的口味。原本是羊肉拌面,可能是生意太好,羊肉不够就换成牛肉,正合陶家母女的心意,因为她们不喜欢吃羊肉。
尽管这里干旱缺水,一路上还是看到很多店子前面种着花草,特别是陶若斓喜欢的太阳花,她的抗旱能力强,所以,在这干旱高温的地方仍然开得鲜艳。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据说这是一个能将鸡蛋烤熟的地方,在盛夏阳光的照射下,火焰山的气温在45以上,地表温度可达80以上。
因为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为天下奇山。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
火焰山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上,至今留存许多文化古迹。火焰山有馒头山、云梯、千佛洞、吊桥、买买提大院和万佛山等等。千佛洞石窟的修建最早是僧人们为了修行而开凿,开凿于人迹罕至、环境幽雅的僻静山林,非常有利于修行者坐禅诵经、静心修行和闭关。 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加上,屡遭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遭严重破坏,面目全非。 在千佛洞看到和听导游解说的内容,陶兰馨母女的心情非常沉重,残存的壁画惨不忍睹,每看一个洞窟,她们的心情就更加沉重几分。最后一个洞窟看完,走出来后她们长呼了一口胸中闷气。
看完火焰山,贴心的导游和司机张师傅给大家准备了西瓜。从火焰山下来吃西瓜真是爽啊!
吃完西瓜,陈导带大家乘车前往维吾尔族农家的葡萄园,也是收获满满。
负责接待这一波游客的是一位年轻帅气的维吾尔族小伙子。他性格热情开朗,说话幽默风趣,他在乌鲁木齐读完大学后回乡担任了农业合作社社长,也就是大学生村官。他说他当社长有两个优越条件:一是有文化、普通话说得好;而是人品好、有责任心。他说代表了50个家庭来接待大家,在接待过程中他简单介绍了维吾尔族的风俗。然后,由他的姐姐表演了维吾尔族优美的民族的舞蹈。再带大家参观了晾葡萄干的房子。最后,这位小伙子给游客热情推荐了他们合作社的葡萄干、葡萄籽和梭梭葡萄等新疆特产。当然,这位小伙子也直率地给游客说明,请大家支持一下新疆的农民。陶兰馨母女买了600元钱的葡萄籽和梭梭葡萄,他就送了两大包葡萄干,并且加了微信,说以后想吃正宗的新疆葡萄干就找他们买。
(六)
在返程途中,除了继续欣赏窗外美景,大家还可以聊聊天,聊聊旅游的收获。
这次,同行的不仅是陶若斓的同乡18人,还有来自各地一起拼团的10人。其中有四对夫妻,和一对母女。
四对夫妻里最打眼的就是“八音老爷”和他看起来还年轻的夫人。在葡萄园,那位负责接待的维吾尔族小伙子说了“八音老爷”这个称谓的来历。在他爷爷及以前,维吾尔族男子可以娶八个老婆,生很多孩子。大家为什么要称这位老大哥为“八音老爷”呢?那位维吾尔族小伙子说,经营葡萄园是很辛苦的工作,每到秋天,就要把葡萄藤埋到洞穴里,还要盖上土,这样才能保暖,保证第二年的成活。而这些活只有男人才能干得动,所以,在这里,男人的地位就比女人的高。大家称这位老大哥为“八音老爷”,是听说他很有钱,而且出手大方。他三个儿女都是硕士,有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丹麦,一个在澳大利亚。他在珠海、长沙和南京都有房子,退休后轮流住着,作为工程师退休后每个月有一万多退休工资,还听说他最近买股票赚了一千五百万。导游说,这次旅游,交的团费不高,新疆政府是以最低的价格,给予游客最优厚的待遇,所以是不赚钱的。希望各位游客能够多支持新疆人民,尽自己所能购买一些农产品带回去。“八音老爷”不仅买了葡萄干等农产品,还为夫人买了一个和田玉手镯,确实尽了很大的力。“八音老爷”夫人看上去就是六十岁左右,应该比他小很多。因此,大家就猜测他们是不是原配,也是好奇心吧,都不好意思仔细探究,就是猜猜而已。
再一对就确实是组合家庭了,那位夫人很活泼、很健谈,说她是安庆人,最近才来到德山的。老头子七十岁,头发快掉光了,大家戏称“一撮毛”。而且猜测“一撮毛”没什么钱,因为有人观察过,逛购物店的时候他就坐在外面。遇到天气热的时候,他就坐着不动了,说他心脏有问题,做过手术。年轻的时候还是挺能跑的。
还有一对夫妻性格也有特点,男的倒是沉默寡言,而女的被大家背后称为“大喇叭”。有一次,导游交代大家保管好身份证,她大声说:“导游,我的身份证你还没给我呢!”导游说已经发了,要她仔细找找。果然,她在自己的包里翻到了。她说坐车累,一会儿坐,一会儿站,各种姿势地摆弄倒没太大影响,她坐的是后面倒数第三排。但是,很多时候,她会脱了鞋子,两只脚蹬着前排的座位,很不雅观,味道也难闻。前后左右的同伴都很烦,忍着没说。也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毕竟也是难得遇见,当作过眼烟云吧。
那对母女一路也没多与人交流,大家就不了解她俩的情况。另外一对夫妻也不显山不露水,只是在逛玉器店的时候说,他们家女儿给妈妈买了三个镯子,随便戴,就不用买了。那位女士的镯子原来是戴在右手上的,导游说,玉镯应该戴在左手,除了“左进右出”的说法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说法,那就是大家用右手是比较多和频繁的。戴在右手上是很容易碎的。后来再见到这位夫人,已经把镯子换到左手了。
陶兰馨老师本来已经有了一只翡翠镯子,是几年前在云南旅游的时候买的。这次听了导游的话,觉得新疆人民确实很不容易。不仅是干旱缺水又苦寒的环境,这几年的疫情也给新疆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还有,他们不仅生活不易,还肩负着守土戍边的职责。他们种地就是守土,放牧就是戍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罢了。”内地人能够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还有机会愉快地旅游,这都与边疆人民的辛苦付出分不开。陶若斓也赞成妈妈的想法,并且拿出自己攒的一万块钱为妈妈买了一只玉镯。
在返回的火车上,陶若斓母女都是下铺,导游说乌鲁木齐是始发站,好买票,这次抢到的下铺更多。住在中铺和上铺的又是一家人。他们是新疆本地人,在广州务工。这家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儿子。男孩子很淘气,经常上蹿下跳,也很闹腾。不过,他父母,特别是他妈妈一直在制止他,并且一再解释说:“对不起!男孩子就是调皮,打扰大家了!”虽然旅途中有些受影响,这家人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女主人为了表示歉意,还把自己带的新疆特产拿出来给陶若斓母女吃,小男孩还塞给陶兰馨两个西红柿,说:“奶奶,西红柿补充维生素的呢!”下车前,还一直粘着陶奶奶,说是请陶奶奶到广州玩的话就去他们玩,还把妈妈的电话告诉了陶奶奶。
回到家里,陶老师母女对苏老师说,这西行旅游收获满满。不禁收获了美景,收获了快乐,也了解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历史人文。因为顾虑太多没有同去,苏老师觉得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