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报告
(2018-12-04 12:41:31)
标签:
教育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背景
阅读是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得感性认识的最重要途径,对其他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起到积极作用。就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来说,阅读的地位尤为突出。正因为阅读如此重要,《牛津初中英语》非常重视阅读教学,每单元都专设Reading
板块。但是课本上的阅读量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
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是个严重的问题。笔者在一项调查中发现,42%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不感兴趣,80%的学生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成绩不满意,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高达85%的学生只是偶尔或从不阅读英语课外读物。有的学生即使阅读,但并不知道运用什么样的策略。由此可见,学生目前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与当今社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问题
1、此课题虽然收到了预期的一些成果目标,但由于时间的限制,课题研究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有时为了便于操作和实践,过于注重材料的统一性,忽略了学生个性、能力和基础的差异性,即使所得到的结论也还是很肤浅的、粗糙的。
2、有关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案例典型性不够,读书笔记反思还不够深刻。鉴于以上这些问题,计划在课题结题以后,进一步探究和实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使其不断完善,为提高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3、意义
(1)理论价值
通过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快速、高效地上好英语阅读课,使学生树立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信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学有效的阅读策略,为学生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实践价值
增强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英语阅读教学的规律,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1、课外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提高阅读能力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在目前的农村英语教育中,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却不是很令人满意的。语言学习的四大技能:听、说、读、写发展极不均衡,特别是在阅读方面。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3、英语课外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在阅读后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猜测和评判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接受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对文章和作者做出正确的概括和评判,同时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
(二)研究的假设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学生综合能力普遍缺失问题,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探索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策略的指导,以提高英语运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的综合能力。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主题的倡导
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被较早提出,并也已有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借鉴,也不乏理论上的论证和构建,便更多的侧重于模式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和讨论使得我们对英语课阅读教学的观点逐步清晰,但这些研究侧重于必要性的论证,其案例侧重于条件较好的中学,在我们英语课阅读教学中并不一定很适用,如何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探索出有效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是我校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8.3-2018.4)
完成课题研究设计方案,确定研究班级,做好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现状的调查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界定研究范围。
(1)运用实地观察法、学生座谈法、测试问卷法等,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现状,并做好实验前的调查小结。
(2)确定实验班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一个班
(3)确定研究从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的现状入手,从相同的年龄段过渡到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变化,逐步形成结论,完成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2018.4-2018.9)
(1)实施研究方案,根据活动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并及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与总结。
(2)2018年7月对实施结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经验与不足,为下一阶段活动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
(3)在完成第一轮实验的基础上调整方案,修改方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施第二轮研究方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案例,并上传。
第三阶段:(2018.10-2018.12)
整理归纳实践中积累的活动资料和相关记录,总结实践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采取理论学习研究初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研究国内外有关英语课外阅读方面的文献资料,从多角度开展对理论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进行调查、采访等方法来研究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3、案例研究法:围绕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展开案例研究,总结新经验、新方法,精挑细选甚至亲自加工或编写英语读物来解决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利的社会大环境
(二)有利的课题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
(三)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究能力,是我校教科研骨干力量。
(四)时间保证
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是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一,因此,工作即研究。研究时间分四段。第一段准备阶段,第二段实施阶段,后段准备资料,准备结题,撰写报告等,争取通过一段时期的研究能顺利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资料设备
本课题组成员大多有收藏教育科研书籍的习惯,可以通过自购或学校购买相关的研究书籍,通过学习,提高成员的理论水平。
我们将竭尽全力,确保该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使我校的英语课外阅读真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帮助,使学生的阅读水品再上一个新台阶。
七、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或其他)
预期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1.实施分组合作,使研究效果达最大化
2.坚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使研究效果达最大化
3.优化课程管理,实现有效教学指导
4.全面总结课题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相应措施,保证课题研究持续推进。
5.形成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论文及教案设计集子。
6.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相应解决的方案,专门建立一份档案,附在研究报告后,为后续的英语课外阅读相关课题的余下的问题提供参考。
7.将课题研究全过程所涉及到的方面统一整合,并将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案、融到相应的论文之中,研究成果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