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与杜威“从做中学”理念的不同点

(2019-06-20 10:33:41)
标签:

教育

1、教育思想的强调

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的是体现社会生活的学校教育,而陶行知强调的是社会生活教育。杜威在课程教材上强调在学校直接进行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等经验性课程,将社会活动直接搬入学校作为学习课程,忽视了社会生活的多变性。而陶行知扩大了生活范围,他将整个生活作为教育场所,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从活动中总结经验,学习知识。

教学做合一强调教与学、教与做的关系。他认为做是教的中心,教和学密不可分,让学生在生活中边做边学,在实践中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从做中学强调做与学的关系。杜威认为做是学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2、哲学性质

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从做中学”虽然强调“做”,但把“做”看作是人们的生物本能活动,是与生俱来的。杜威将“做”看成一种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抛开一切社会基础的“活动”。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认为“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动手的同时用脑,强调思维对实践的能动的、革命的反作用,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和杜威否定“行动”是思想母亲、把“做”仅仅视为生物学基础上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可见,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做”既是“教”和“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和“学”的归宿,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        

3、师生关系

杜威强调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的意愿。而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主导,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协助学生。

4、理论优点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是在杜威“从教中学”的启发下,结合中国实际及实践经验,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对 “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扬弃。“从做中学”否定了意识对实践、行动能动的反作用,把人类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与低等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本能适应相提并论。两种教育思想都是符合当时的国情,针对当时的教育提出的,对当时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从现代看,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比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更加全面。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教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