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尚书·大禹谟》简疏

(2016-06-14 12:04:20)
标签:

古文尚书

大禹谟

疏解

初九学舍

分类: 初九文稿

              《尚书·大禹谟》简疏

初九学舍,学字当头。学志既立,十三经须先通读过,再读子部,史部,集部,因约而博,由博返约,以至于约博为一,乐莫大焉。

   《尚书》与《春秋》皆史,亦皆经。经者径也,常道也。《明史·宋濂传》:“《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毕具。”

自朱熹始疑,至阎若璩定论,认为梅赜献孔五十九篇为伪作。然孔颖达作《尚书注疏》以此为底本。全祖望《题古文尙书疏证》云:“然未能洗去学究气为可惜,使人不能无陋儒之叹。葢限于天也。”此语甚是精当。可道之道,已非常道。常道也者,周流六虚,变动不居。所谓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道不弘人,人能弘道也。孰真?孰伪?合道即真,违道即伪也。

   《尚书正义》云皋陶为帝舜陈其谋,禹为帝舜陈已成所治水之功,帝舜因其所陈从而重美之。史录其辞,作《大禹》、《皋陶》二篇之谟,又作《益稷》之篇,凡三篇也。又云:“夫典、谟,圣帝所以立治之本,皆师法古道以成不易之则。谟者,谋也。《系辞》云“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可大可久之盛德大业,《大禹谟》之“正德、利用、厚生”也,亦整部《书》之所谋也,此其为儒宗矣!

                                                                -----丙申  初九学舍  行其庭

http://s3/mw690/0069uToSgy72teMRfrAc2&690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疏:1、文命,孔云:“文德教命也。”先儒云:“文命,禹名。”2、敷,布陈,铺开。,敬。帝,尧舜。3《论语》:“为君难,为臣不易”。《周易》:“利艰贞”。

白话试译:古事大禹名文命,铺陈教化于四海,敬承尧之道。他说:君主能艰苦卓绝地做好君主之本分,臣下能艰苦卓绝地做好臣下之本分,政事就能治理,众民就能勉力于德行。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疏:1、若兹,如此。2、罔,无,没有。攸,所。3、无告,《王制》:“少而无父谓之孤,老而无子谓之独,老而无妻谓之鳏,老而无夫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4、舜称之帝,帝为尧也。

白话试译:舜说:“对!是如此,善言不使隐匿,朝外没有被遗弃贤人,万国安宁。政事同众人研究,舍弃私见,依从众人,不虐待无告的人,不放弃困穷的。只有帝尧能够这样。”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疏:1伯益,皋陶之子,系赵、嬴姓诸国受姓始祖,协助大禹治水,据说最早凿挖水井。《吕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2运,远。3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文经天地,武定祸乱。4、奄,音言,包括,覆盖。

白话试译:伯益说:“尧德广远,这样圣明,这样神妙,这样英武,这样华美于是上天顾念而命之,他的德行覆盖四海,天下的君主。”

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疏:1、迪,道。2、《系辞》:“吉凶生大业”。3、影,影子。响,反响。

白话试译:禹说:“顺从善就吉,顺从恶就凶,就象影之随形,之应声。”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1、儆,同“警”。虞,度也。无,无形。2、罔,无,不要。《正义》:游逸过乐,败德之原。3、贰,怀疑。4、,音弗,违逆。

白话试译:伯益说:“啊!要戒慎呀!警戒于无形,不要失去法度,不要优游放逸,不要放恣安乐。任贤怀疑,去邪犹豫。可疑之谋实行,各种思虑应广阔。不要违背治道获得百姓的称赞,不要违背百姓顺从自己的私心。不要懈怠,不要荒四方来朝。

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疏:1、孟子:“民为贵”。2、《正义》:“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3、“正德”,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利用”,以利而用,使财物殷阜,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不匮乏。“厚生”,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系辞》:“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4、休,美。董,督。俾,音比,使之。《正义》:“美以戒之,威以督之,歌以劝之。使政勿坏。”

白话试译:禹说:“啊!帝要深念呀!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政治在于养民。六种生活资料:水、火、金、木、土、谷,应当治理,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利民的事应当配合,这九件事应当理顺,九事理顺了应当歌颂。又用休庆规劝人民,用威罚监督人民,用九歌勉励人民,政事就不会败坏了。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疏:1《正义》: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2、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

白话试译:舜说:“对!水土平治,万物成长,六府三事办好,世永赖,是汝之功。”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

1,音茂,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2、总,领导。

白话试译:舜说:“来,禹!我居帝位三十三年了,年岁老了,累于事务。当努力不怠,总我民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1迈,行。种,布。意为自己无德,民所不能依。皋陶布行其德,下治於民,民归服之。2、兹,此。言皋陶之德,所宜念之。3、《正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凡念爱此人,在此功劳,知有功乃用之。释废此人,在此罪衅,知有罪乃废之。言进人退人不可诬也。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名目言谈此事,必在此事之义而名言之。若信实出见此心,必在此心之义而出见之”。言己名言其口,出见其心,以举皋陶,皆在此义,不有虚妄。5、 渊明《命子》:温恭朝夕,念兹在兹。6惟帝念功“帝当念录其功以禅之”言皋陶堪摄位也。

白话试译:禹说:“我的德不能胜任,人民不会依归。皋陶勤勉树立德政,德行下施于民,众民怀念他。帝当思念他!念德的在于皋陶,悦德的在于皋陶,宣德的在于皋陶,诚心推行德的也在于皋陶。帝要深念他的功绩呀!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疏:1、干,犯。2弼,辅。期,当。3、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4、懋,音茂,盛大。

白话试译:舜说:“皋陶!臣民没干犯政事,是因为您作士官,能明五刑以辅助五常之教,合于治道。施刑是为了达到无刑,人民合于中道。这是的功劳,很盛大。”

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疏:1、愆,过。2、临下以简。《论语》:“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3、宥过无大,刑故无小。《正义》:“过误所犯,虽大必宥。不忌故犯,虽小必刑。”又:“皋陶因帝勉己,遂称帝之德,所以明民不犯上,自由帝化使然,非己力也。

白话试译:附《正义》:皋陶以帝美己,归美於君曰:“民合於中者,由帝德纯善,无有过失,临臣下以简易,御众庶以优宽。罚人不及后嗣,赏人延於来世。宥过失者无大,虽大亦有之。刑其故犯者无小,虽小必刑之。罪有疑者,虽重,从轻罪之。功有疑者,虽轻,从重赏之。与其杀不辜非罪之人,宁失不经不常之罪。以等枉杀无罪,宁妄免有罪也。由是故帝之好生之德,下洽於民心,民服帝德如此,故用是不犯於有司。”言民之无刑非已力也。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疏:1、俾,音比,使。2、休,美好。

白话试译:帝舜说:“使我依从人民的愿望来治理,象风一样鼓动四方人民,是您的美德。”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

疏:1《正义》:“能成声教之信,成治水之功,言禹最贤,重美之。2、丕,大。历数,天道。陟,音至,登上。元后,大君,天子。

白话试译:帝舜说:“来,禹!洪水警戒我们的时候,实现信诺,完成治水,是你明。能勤劳于国,节俭于家,不自满自大,。你不自以为贤,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夸功,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我赞美你的德行,嘉许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升为大君。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疏:1、本句是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正义》:“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

    2《荀子·解蔽篇》:“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3、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序》: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4、《二曲集》:“人之病疼各别,或在声色,或在货利,或在名高,一切胜心、妒心、悭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种种受病,不一而足。”又云:“胸次悠然,一味养虚,以心观心,务使一念不生。久之,自虚室生白,天趣流盎,彻首彻尾,涣然莹然,性如朗月,心若澄水,身体轻松,浑是虚灵。秦镜朗月,不足以喻其明;江汉秋阳,不足以拟其皓。行且微尘六合,瞬息千古.区区语言文字,曾何足云。即有时不得不言,或见之语言文字,则流于既溢,发于自然;不烦苦思,不费安排,言言天机,字字性灵,融透爽快,人已咸惬矣。

    5泰戈尔:让我死了再死。

    6、关于“危”。《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渊,如履薄冰。”《道德经》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朱熹注:重刚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也。君子占之,能忧惧如是,虽处危地而无咎也。

    7道心乃天地自然之心,万物一体之仁。《复·彖》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邵子诗:冬至于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羲。李光地:道心甚微,故曰复,小而辨于物。惟精以察之,惟一以守之,则道心流行,而微者著矣。惟精惟一者,所以执中而已矣。复六爻之中,三则频复而厉者,所谓人心危而难安也。四之中行而独者所谓道心微而难著也。然皆能自求其心者也。尧舜相传之心学,皆于复卦见之。《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便

    8陆九渊:心一也,自人而言,则曰惟危;自道而言,则曰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圣,非危乎?无声无臭,无形无体,非微乎?王阳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疏:1、无稽,无从查考,没有根据。2、庸,用。3、《正义》:“民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民叛之,故可畏。言众戴君以自存,君恃众以守国,相须而立。4、位,天子位。可愿,道德之美,民之所愿5、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正义》:“言为天子,当慎天位,修道德,养穷民,勤此三者,则天之禄籍长终汝身。6、《系辞》:“言语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

白话试译:无信之言不听,独断谋不用。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畏的不是人民吗?众人除非大君,他们拥护什么?君主除非众人,没有跟他守国的人。要恭敬!慎重对待你的大位,敬修道德,如愿。如果四海人民困穷,天的福命就将永远终止。言语可赏善伐恶,君无戏言,我命汝升天位,是虑而宣之,话不再改变了。”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

疏:卜,谓历卜之而从其吉《周礼》有衔枚氏,所衔之物状如箸。今人数物云一枚、两枚,则“枚”是筹之名也。

白话试译:禹说:“请逐个卜问有功的大臣,然后听从吉卜吧!”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

疏:1、官占,古时专立卜占之官,故曰官占。2、蔽,断。昆,后。佥,皆。3、习,因,重复。

白话:帝舜说:“禹!官占的办法,先定志向,而后告于大龟。我的志向先已定了,询问的意见都相同,鬼神依顺,龟筮协合,况且卜筮的办法不须重复出现吉兆。

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惟汝谐。

疏:《正义》:“再辞曰固。”、“毋者,禁止其辞也。

白话:禹跪拜叩首,再辞。帝舜说:“不要推辞了!只有你适合啊!”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疏:1、《正义》:神宗犹彼文祖,故云“文祖之宗庙”。“文祖”言祖有文德,“神宗”言神而尊之,名异而实同。神宗当舜之始祖。案《帝喾》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舜。即是舜有七庙,黄帝为始祖,其颛顼与穷蝉为二祧,敬康、句芒、蟜牛、瞽瞍为亲庙,则文祖为黄帝颛顼之等也。2、《正义言与舜受禅之初,其事悉皆同也。此年舜即政三十四年,九十六也。

白话试译:正月初一早晨,禹在文庙接受帝舜任命,象帝舜受命之时那样开始统率百官。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疏:1、《正义》:“三苗之民数干王法。率,循。徂,音楚,往也。2、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在荒服之例,去京师二千五百里也。

白话试译:帝舜说:“嗟,禹!这些苗民不依教命,你前去征讨他们!”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

疏:1、《正义史言禹虽摄位,帝尊如故。”禹得帝命,乃誓众征伐。2、旬,十日。3、《正义》:“三旬,苗民逆命。以师临之,一月不服,责舜不先有文诰之命、威让之辞,而便惮之以威,胁之以兵,所以生辞。

白话试译:禹于是会合诸侯,誓师云:“众位军士,都听我命令!蠢动的苗民,昏迷不敬,侮慢常法,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常德;贤人在野,小人在位。人民抛弃他们不予保护,上天也降罪于他。所以我率领你们众士,奉行帝舜的命令,讨伐苗民之罪。你们应当同心同力,就能有功。”经过三十天,苗民还是不服。

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

疏:1赞,佐。届,至。《正义》:“益以此义佐禹,欲其修德致远。2、《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旻通闵,愍伤之义。3,音特,咎恶。4夔夔,悚惧之貌。5、,音神,何况。

白话试译:伯益拜见禹说:“修德能感动上天,也能至。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天道。帝舜先前历山耕田,天天向上天号泣,向父母号泣,自己负罪引咎恭敬瞽瞍,诚惶诚恐尊敬战栗瞽瞍最终信任接纳了他。至诚感通了神明,何况这些苗民呢?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疏:1、昌,当,禹以伯益之言为精当。振,整。2、《正义》:“帝乃诞敷文德,远人不服,大布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干,楯。羽,翳也。皆舞者所执。

白话试译:禹拜谢伯益的嘉言,说:对!还师回去后,帝舜便大施文教,又在两阶之间拿着干和羽跳着文舞。经过七十天,苗民不讨自

http://s12/mw690/0069uToSgy72teTtcQHf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同人于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