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览《戴敦邦彩绘金瓶梅》白话故事36

标签:
戴敦邦金瓶梅看图说话文化孟玉楼 |
分类: 金瓶梅 |
此图,是《戴敦邦彩绘金瓶梅》里“金瓶梅故事图”中的第三十六幅。

画面是一个嫁娶新人的场景。可是,新娘子又会是谁呢?再看那画面里的题字:金瓶梅第九十一回 孟玉楼爱嫁李衙内。原来如此!
《金瓶梅》第九十一回:
单说李知县儿子李衙内(愿意是指担任警卫的官员,后来泛指官僚的子弟),自从清明郊外看见吴月娘、孟玉楼两人一般打扮,生的俱有姿色,知是西门庆妻小(妾)。
此时,西门庆已死。这个“衙内”看到给丈夫上坟的漂亮寡妇,便想入非非了。随即,便找了媒婆上门提亲。
这陶妈妈(官方的媒婆)听了,喜欢的疾走如飞,一日到于西门庆门首。
那日郊外,孟玉楼看见衙内(李衙内)生的一表人物,风流博浪(风流浪荡之意),两家年甲(俩人的年龄)多相仿佛(相差不多),又会走马拈弓弄箭(骑马射箭),彼此两情四目都有意,已在不言之表。但未知有妻子无妻子,口中不言,心内暗度(想):“男子汉(西门庆)已死,奴(自己)身边又无所出(没有孩子)。虽故大娘(吴月娘)有孩儿,到明日长大了,各肉儿各疼(是说,各人疼爱自己的亲骨肉)。闪的(突然的变化)我树倒无荫,竹篮儿打水(一场空)。”又见月娘自有了孝哥儿(西门庆死时,吴月娘所生的儿子),心肠改变,不似往时,“我不如往前进一步(改嫁),寻上个叶落归根之处,还只顾傻傻的守些甚么?到没的耽搁了奴的青春年少。”
(这时候,孟玉楼)正在思慕之间,不想(没想到)月娘进来说此话,正是清明郊外看见的那个人,心中又是欢喜,又是羞愧,口里虽说:“大娘休听人胡说,奴并没此话。”不觉把脸来飞红了,正是: 含羞对众休开口,理鬓无言只揾头。
孟玉楼,她嘴上说的与身体的反应是矛盾的。这一点,吴月娘还是能够看明白的。
于是领(叫人引领)陶妈妈到玉楼房中明间内坐下。 等够多时,玉楼梳洗打扮出来。陶妈妈道了万福,说道:“就是此位奶奶,果然话不虚传,人材出众,盖世无双,堪可与俺衙内老爹做个正头(正房)娘子。”玉楼笑道:“妈妈休得乱说。且说你衙内今年多大年纪?原(之前)娶过妻小没有?房中有人也无?姓甚名谁?有官身无官身(官场职务)?从实说来,休要捣谎(捣乱说谎)。”陶妈妈道:“天么,天么!小媳妇是本县官媒,不比外边媒人快(习惯了)说谎。我有一句说一句,并无虚假。俺知县老爹年五十多岁,只生了衙内老爹(李衙内)一人,今年属马的,三十一岁,正月二十三日辰时建生。见(现在)做国子监上舍(国子监(学),旧时的最高学府。学生经考核进入,通称监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不久就是举人、进士。有满腹文章,弓马熟闲,诸子百家,无不通晓。没有(死了)大娘子二年光景,房内只有一个从嫁(陪嫁过来的)使女答应,又不出众。要寻个娘子当家,敬来宅上说此亲事。……奶奶若肯了,写个婚帖儿与我,好回小老爹(李衙内)话去。”玉楼取了一条大红段子,使玳安交(交给)铺子里傅伙计写了生时八字。吴月娘便说:“你当初原是薛嫂儿说的媒,如今还使小厮叫将薛嫂儿来,两个同拿了贴儿去,说此亲事,才是礼。”
解铃还须系铃人。吴月娘原是怕陶媒婆骗人,便叫上知根知底的薛媒婆来监督。没想到:
陶妈妈在路上问薛嫂儿:“你就是这位娘子的原媒?”薛嫂道:“便是。”陶妈妈问她(薛嫂儿):“原先嫁这里,根儿(最初)是何人家的女儿?嫁这里是女儿,是再婚?”这薛嫂儿便一五一十,把西门庆当初从杨家娶来的话告诉一遍。因见婚贴儿上写“女命三十七岁,十一月二十七日子时生”,说:“只怕衙内嫌年纪大些,怎了?他今才三十一岁,倒大六岁。”薛嫂道:“咱拿了这婚贴儿,交个过路的先生,算看年命妨碍不妨碍。若是不对,咱瞒他几岁儿,也不算说谎。”
两个媒婆,为了共同的利益,联手欺骗主家了:
两个(媒婆)拜辞了先生,出离卦肆(卦铺),径到县中(县衙)。门子(门卫)报入,衙内便唤进陶、薛二媒人,旋(随即)磕了头。衙内便问:“那个妇人(薛嫂儿)是那里的?”陶妈妈道:“是那边媒人。”因把亲事说成,告诉一遍,说:“娘子人才无比的好,只争年纪大些。小媳妇不敢擅便,随衙内老爹尊意,讨了个婚贴在此。”于是递上去。李衙内看了,上写着“三十四岁,十一月廿七日子时生”,说道:“就大三两岁,也罢。”薛嫂儿插口道:“老爹见的是,自古道,妻大两,黄金长;妻大三,黄金山。这位娘子人材出众,性格温柔,诸子百家,当家理纪,自不必说。”衙内道:“我已见过,不必再相(相面)。只择吉日良时,行茶礼(当时,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有:送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女家受聘曰‘受茶’)过去就是了。”两个媒人禀说:“小媳妇几时来伺候?”衙内道:“事不迟稽迟(即早不即晚),你两个明日来讨话,往她家说。”每个赏了一两银子,做脚步钱。两个媒人欢喜出门,不在话下。
这李衙内见亲事已成,喜不自胜,即唤廊吏(官衙内,侍奉于堂前廊下的杂职小吏)何不韦来商议,对父亲李知县说了。
一拍即合!兵贵神速!
四月初八日,县中备办十六盘羹果茶饼,一副金丝冠儿(髻,通常以金银丝或马鬃、头发、篾丝等材料编成,外覆皁色纱,佩戴时罩于头顶发髻之上),一副金头面(头上的饰品),一条玛瑙带(腰带),一副丁当七事(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丁当,叮噹,金属制品之意。这里指,女人日常生活所用的金属用品),金镯银钏之类,两件大红宫锦袍儿,四套妆花衣服,三十两礼钱,其余布绢锦花,共约二十余抬(旧时,送嫁妆箱笼需要俩人抬一个)。两个媒人跟随,廊吏何不韦押担(监督),到西门庆家下了茶。
十五日,县中拨了许多快手闲汉来,搬抬孟玉楼床帐嫁妆箱笼。……到晚夕,一顶四人大轿,四对红纱灯笼,八个皂隶跟随来娶。玉楼戴着金梁冠儿,插着满头珠翠、胡珠子,身穿大红通袖袍儿,先辞拜西门庆灵位,然后拜月娘。……媒人替她带上红罗销金盖袱,抱着金宝瓶,月娘守寡出不的门,请大姨送亲,送到知县衙里来。
这场景,应该就是所画之场景了。
至晚,两个(孟玉楼和李衙内)成亲,极尽鱼水之欢,于飞之乐(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