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2022-08-27 10:50:18)
标签:

历史

旅游

杂谈

分类: 旅游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
在大同的第二天,也是国庆的前一天,我们选择游玩悬空寺——应县木塔一线。为了避开高人流,留下一段更好的游玩经历,我们前一天就约好了包车司机,一早七点从民宿出发前往悬空寺。
刚进景区,迎面看到一座大山,山腰处是一排玲珑精致的建筑,像精美的微雕艺术,却似乎没有电视里的宏伟壮观。但随着一步一步走近大山,建筑的雄厚气势渐渐显现了出来,大山被忽略了。站在山脚下,仰头看着悬空寺,山势陡峭,直上直下,不由得好奇古人究竟是如何在这悬崖峭壁间营造这些亭台楼阁。
登楼赏景,行走在山腰上,心旷神怡。楼板稳固没有一丝晃动,如履平地。
寺院下面岩石上“壮观”二字为唐代诗人李白的墨宝,据说当年李白游历到此写下二字,写罢还意犹未尽,于是在“壮”字上又多加了一“点”,意为悬空寺比壮观还要多一点。登楼观景,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房间,既有道教的三官殿,也有佛教的三圣殿,还有供奉儒教孔子、道教老子和佛教释迦牟尼的三教殿,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悬空寺历尽1500多年的风风雨雨,竟保存如此完好,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二站恒山。北岳恒山是道教的圣地,所以建筑多为道观,这里有康熙御笔“化垂悠久”。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在恒山修行的,很多景点都和张果老有关。我们没有坐索道,而是选择了一路攀登上顶峰——天峰岭。恒山的建筑风格和悬空寺差不多,很多寺庙也都建在悬崖之间,即便不如悬空寺宏伟,但也着实令人赞叹。登上山顶后再一路返回,这时我们的体力都有些告罄,想在蓝天白云下休息一会儿,可是从恒山到应县木塔还需要至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五点半是景点的关门时间,我们虽然一瘸一拐,但也只能咬紧要关,一路不歇往山下奔,终于在三点半赶到山脚,坐上汽车向应县奔驰。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整个建筑全部用的是木结构榫卯相互咬合,没有用一颗铁钉。踏入景区,抬头看向木塔,那一瞬间,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美,真的是太美了!木塔给人的震撼不是看图片、看电视所能体会到的,一定要身临其境,站在她面前去亲身感受她的美丽,她的婀娜多姿。站在木塔前的广场,目光不忍离去,久久地凝望着她,要把她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为保护文物,现在不能登临木塔,只能绕着木塔行走一圈。塔平面呈八角形,雕梁画栋,斗拱精妙,气势磅礴。进入塔内一层,一个导游在讲解:塔内供奉的佛像体内都是空的,里面需要摆放代表佛祖五脏六腑的珠宝和经书。文革期间,把佛像从胸部敲碎,取出腹中之物,经书就在塔前烧毁。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第六十七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二)大同(2021.9.29—10.7)

地下文物看山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刚到山西的第二天我就不由折服于中国人民的智慧,折服于这片土地上的精美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