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一)大同(2021.9.29—10.7)

标签:
旅游杂谈历史 |
分类: 旅游 |
第六十六篇:地上博物馆——山西(一)
9月29日清晨我们抵达了大同火车站,预定民宿的老板开车将我们送到了大同古城中心,并捎走了我们的行李以方便我们游玩。
清晨的古城静谧安详,偶有行人走过,岁月静好。举着相机,我们散步在古城,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四牌楼,也有鳞次栉比的各色商店,历史和现代交融。作为一个吃货,我早早地就在大众点评上选好了早餐店铺,六点准时进店,将推荐的美食都点了个遍。和南方的糯米烧卖不同,山西内蒙一带流行的都是羊肉、牛肉馅的烧卖,汁水丰富,有点像小笼包,也别有一番风味;来山西怎能不吃面,抱着尝试的态度,点了一份刀削面,和以前吃过的完全不同,非常劲道,果然名副其实;小米凉糕甜蜜软糯……
吃好早饭,我们直奔大同最著名的景点——云冈石窟。石窟依山而建,恢宏壮丽,不愧为中国四大名窟之一。和敦煌莫高窟的色彩绚丽不同,云冈石窟给人更多的是视觉上大气的震撼感。
佛像高大,让人只能仰视,一边听着讲解,一边欣赏。如此高大的佛像,古人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凿建方法。首先在崖壁的上部开凿一个洞,工人从洞口进去后先雕琢佛像的头部,然后往下开挖,依次雕刻。最后在佛像下部开挖一个出来的洞口,做成门,再将上部的洞做成窗,这也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窟的拱门和明窗。
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云冈石窟最著名的昙曜五窟就是裸露在室外的。大佛的眼睛神采奕奕,导游介绍眼珠用的是琉璃珠,也就是现在的玻璃。游览石窟,听着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的轶事,感叹古人的虔诚。人是要有信念,没有了信念也就没有了规矩,没有了方寸,所谓无知者无畏。
下午游览大同博物馆,进门是一副放大的贵胄出行场面图。北魏时期的贵族出行都是用牛拉车,原因是牛动作缓慢优雅,所以牛车成为了北魏备受追捧的出行方式。公元398年,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的东北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到了明清时期大同成了边关重镇。我们都知道北宋之后的南宋,并不十分了解同时期的辽金,大同就是当时辽、金两朝的陪都,契丹人和女真人钟爱的“西京”。辽金不仅兵强马壮、地域辽阔,而且继承并创造了以大同为中心高昂奔放的北方文化。
品美食,赏美景,学知识,山西之行的第一天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