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科学区:好玩的磁铁活动反思

(2016-03-16 16:31:00)
标签:

教育

大班科学区:好玩的磁铁活动反思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住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的喜爱。但在生活中他们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提出了要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针对幼儿喜爱磁铁的现象,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试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活动的开始我以会游泳的小鱼引入,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求知欲是幼儿的天性,我引导幼儿猜想“小鱼为什么会动起来呢?”这一问题,幼儿初次探索了磁铁的存在和奥秘——原来是磁铁在帮助小鱼。在这一基础上,我又让幼儿大胆猜想磁铁的好朋友是谁?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磁铁只能吸住铁的特性,我设置了帮助磁铁找好朋友的环节。我为每一小组准备了雪花片、玻璃弹珠、铁制品、碟片等东西,让幼儿自主探索磁铁的特性。这一活动让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沉浸在帮磁铁找好朋友的氛围中,孩子们的探究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持久的专注,我想科学活动中要求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

本活动最大的不足在于自己没有很好的把握好科学的教学用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用语必须准确,科学,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既能听明白,又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如,当幼儿发现订书针、小卡子、钥匙都是磁铁的好朋友时,老师问幼儿:“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部分幼儿会说“这些都是铁做的!”然后老师小结:“磁铁只能吸住铁的东西!”这样的语言不够严谨,如果教师这样总结:“磁铁能吸住所有的铁制品”这样的结论才会更准确些。

通过这一活动,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门精湛的艺术,我们要学的还很多很多,所以想要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我们仍需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让自己不断进步。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住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的喜爱。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也经常玩小猫钓鱼的游戏。但他们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提出了要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针对幼儿喜爱磁铁的现象,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试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活动的开始我以小魔术的形式引入,让小男孩站到复写板上,并让小男孩走起来,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求知欲是幼儿的天性,我引导幼儿猜想“小男孩为什么会自己站到板上并会走路呢?”这一问题,幼儿初次探索了磁铁的存在和奥秘——原来是磁铁和回形针在帮助小男孩。在这一基础上,我又让幼儿积极探索磁铁的好朋友究竟是谁,是回形针还是小男孩?在猜测过程中,有的幼儿说是小男孩,有的说是回形针。于是,我分别演示了用磁铁吸回形针与用磁铁吸小男孩的情景,这下,幼儿全明白了,也知道磁铁能吸住回形针,不能吸住小纸人。

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磁铁能且只能吸住铁的特性,我设置了帮助磁铁找好朋友的环节。我为每一小组准备了布、塑料积木、玻璃弹珠、铁制品、木块等东西,让幼儿自主探索磁铁的特性。这一活动让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沉浸在帮磁铁找好朋友的氛围中,任凭老师苦口婆心地召唤也很难将幼儿召唤回来,可见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幼儿的探究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持久的专注,我想科学活动中要求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

本活动最大的不足在于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好科学的教学用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用语必须准确,科学,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既能听明白,又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如,当幼儿发现回形针、铁钉、夹子、啤酒瓶盖都是磁铁的好朋友时,老师问幼儿:“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点?”年龄稍大的学生或许会说“这些都是铁做的!”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这一问题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以致他们无法回答。倒不如问:“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铁做的),然后得出结论:磁铁只能吸住铁的东西!

通过这一活动,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门精湛的艺术,我们要学的还很多很多,所以想要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我们仍需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让自己不断进步。

 

 

 

                                       田红

                                      2015.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