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068、李白·《赠汪伦》·赏析笔记·

(2023-09-14 17:26:27)
标签:

文化

唐诗赏析

         ·天宝十三载754·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南陵,别汪伦时作·

 

李白乘舟将欲,忽闻岸上踏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泾县至今仍有桃花潭镇

汪伦:李白的朋友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与李白、王维等人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汪伦闲居桃花潭时,天宝十三载(754)李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南下旅居南陵位于今皖东南部,芜湖辖域内叔父李冰阳家李白应邀“往候之,款洽不忍别”。临别时,汪在家中宴别,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南陵泾县两县北南相依,以青江相连。

 

唐诗《赠汪伦》今韵译: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别的踏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深

 

【赏析】这首惜别诗,即兴脱口吟出,口语平直叙述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28字,却脍炙人口,自然入妙,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历来为人传诵。李白一生写了很多饯别诗,基调多为激愤惆怅,少有像《赠汪伦》这样无丝毫悲怨。

首句,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二句,写众乡亲不期而至人未到而先闻热情爽朗的送别歌声,自然就料到汪伦赶来送行了。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如此的送别场面,侧面表现出思想性情契合、思为同调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后两句,结合此时此地此情,面对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信手拈来,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便情真意切地脱口而吟出两人间的深情。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用比兴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动既形象生动,感情真率自然而深挚,又耐人寻味。忽闻”和“不及”两个突转,使本来平白如话的诗歌变得隽永,余韵悠长。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评曰此两句……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沈德潜在其《唐诗别裁》中平曰此两句“妙境只在“深千尺”送我情”)一转换间。诗中摈弃了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首尾两句中直呼姓名,更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李白自己写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大境界也。“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却艰辛。”这首诗有明显的民歌风味,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  2018-8-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