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游子在重庆_6427
东海游子在重庆_642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97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026、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笔记·

(2021-03-26 16:27:08)
标签:

文化

唐诗

-026、 贺知章· 《回乡偶书》 ·赏析笔记·     

     

少小离家老大,乡音无改鬓毛。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变白。   此处读cu (多出于古文中),衰败、疏落的意思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86岁
  

 白话译文

青年时离家,老年时才还乡口音鬓发已苍苍

  村童们相见时,都不认识我。着问道:客人从何处来

【赏析

 贺知章三十来岁离家,三十七岁(695年中进士、状元,一直在朝中做官。天宝三744)告老辞官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少小离乡已有五十多年了。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感慨和欣慰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少小离家老大,乡音无改鬓毛”前两句写自己五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和已经“老大”之态青年时离家,老年时才还乡口音鬓发已斑白容颜已衰写出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难以平静的心情,暗寓无限乡情。以少小”和“老大”对举,极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一“”在时间上的间隔,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可以想像得出来,感慨悲伤和喜悦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以难改乡音”映衬易衰鬓毛。离家几千里,相别五十余年,心中牢系故乡情——我没忘故乡,故乡尚记我否?──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后两句虽写自己,却从天真无邪的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转折自然活脱别有境界村童们相见时,都不认识我。着问道:客人从何处来

言尽而意止淡淡一笑问,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年老的诗人却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 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这是含蓄风格的典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